|
|
中国水利报:吹响水利普查对象清查集结号
|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会议综述
|
|
今年3月18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启动视频会议以来,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地方各级水利普查机构围绕对象清查、数据获取和台账建设三项核心任务,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切实加强组织推动、检查指导,切实做好数据处理准备、宣传培训,狠抓普查经费落实,推进清查登记工作按时启动、顺利开展。5月25日,在清查登记阶段工作时间过半,对象清查工作即将进行审核验收的关键时刻,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会议,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与会代表表示,要坚定信心,精心组织,踏实苦干,全面完成对象清查工作,保质保量认真做好清查登记阶段各项工作。
全力以赴抓 工作有成效
据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副主任黄河介绍,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召开以后,国务院水利普查办抓紧细化各项工作安排和措施,组织编制并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清查登记阶段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清查登记阶段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主要内容、工作进度和关键环节,明确了各流域机构、各级地方水利普查机构在清查登记阶段各项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多种形式,布置清查登记工作,启动对象清查工作。针对某些地方存在的领导重视不够、经费落实困难、培训工作缓慢、台账建设滞后、宣传工作不力,以及县级技术力量薄弱和数据处理软硬件环境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国务院水利普查办重点对一些地方下发了整改通知并督促整改落实。据介绍,截至目前,除一省份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完成台账建设对象名录的汇总审核工作。
据介绍,目前全国河湖对象清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形成了全国河流湖泊数字水系成果,编制完成了全国河湖名录,并下发了已经部署系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壤侵蚀和侵蚀沟道的内外业提取和调查已全面启动,普查工作底图制作与下发工作有序推进,积极推进普查专用软件安装部署,加快制定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技术规定,抓紧准备水利普查第二阶段培训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普查集中宣传、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工作,同时着力加强水利普查经费保障工作。
增强紧迫感 工作往前赶
谈到下一步工作时,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副主任庞进武说,一是要切实增强紧迫感。普查工作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并且要求一次成功,任何一个地方进度滞后,都将拖全国的“后腿”,一定要把工作安排适度超前。二是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从试点情况以及今年对象清查阶段性工作来看,只要思路对头,组织推动有力,工作安排细致,就一定能成功。各地要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把工作想得更加细致一些,安排得更加具体一些,就一定能克服暂时的困难,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三是要认真查找问题。水利普查工作是第一次开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普查实施方案也很难讲滴水不漏、十分完美,在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很多问题,省级普查机构一定要动态掌握,组织技术力量,集中研究,解决问题。四是要积极寻找对策。普查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有的是技术层面的,有的是行政层面的,各级普查办一定要加以区别分析,研究对策措施,行政层面和技术层面相互配合,共同推动这项工作。五是细化工作安排。每一个时间节点和工作阶段之前都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和实际,提前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工作计划,每项工作都要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以及工作和质量要求,做到定岗、定责、定时。六是落实工作要求。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工作进度,做好质量控制,强化督导检查,深入宣传动员,确保对象清查工作按时保质完成,这是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目标已明确 关键在落实
现在距离省级对象清查工作全面完成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县级对象清查工作应该在5月中旬完成,省、地级对县级普查对象名录的审核上报工作,应该在6月底完成,在此期间各地还要进行普查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的准备工作,要在两条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普查办应花大力气理清工作思路,强化节点意识,合理安排时间,不打乱仗。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今年相继下发了《清查登记阶段工作安排》《对象清查工作细则》《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和《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等文件,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已很明确,关键在抓落实。针对当前阶段工作特点,各地要抓紧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普查经费落实。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国家级贫困县的方案已经有了新的进展,预计很快会下拨,省级普查机构要统筹考虑,尽快使经费发挥作用。各地要尽快落实2011年普查工作经费,同时积极做好明年普查项目预算入库工作,将这项工作纳入正常的渠道。省级普查机构要协调地市以及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落实普查经费。二是抓好数据处理相关工作。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各地进展很不平衡,形势不容乐观。要尽快完成数据软硬件环境建设,尽快完成基层登记台账管理系统安装部署,尽快完成清查登记数据处理培训工作,尽快开展对象清查数据录入审核工作,切实加强对象清查数据处理技术指导,为数据汇总上报做好准备。三是抓紧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刚刚下发了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把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个工作流程、每个工作环节、每个责任人上,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四是抓紧筹措解决技术问题。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各级普查办要组织力量进行认真的梳理,是哪一级的共性问题,哪一级普查办就要提出解决方案,或召开专题技术研讨会,及时指导下一级工作。五是抓紧组织督导和技术服务。各级普查工作重心要坚决下移,要强化对基层水利普查工作的检查指导。各级普查机构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县级及县级以下普查工作的重心位置。要分片分组,统筹组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基层水利普查工作中的问题,有力支撑基层水利普查工作。六是抓紧对象清查名录录入汇总上报。各地要遵循国务院水利普查办下发的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按照全国统一的时间进度安排,认真做好对象清查名录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上级普查机构要对下级上报的对象清查名录进行认真审核,剔重补遗,确保其规范、完备、有效、可靠。七是抓紧谋划培训宣传工作。要尽早谋划第二阶段的培训工作,继续做好各级普查宣传工作,特别是要重点组织好普查时点前后的集中宣传工作,确保规模和声势。本报记者采访组 来源:中国水利报
|
|
作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