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湖北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2011-01-05

湖北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湖北省水利普查办公室
(2009年8月25日)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从五个方面汇报我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情况。
  一、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一)试点地区的基本情况
  我省4个市、8个县(市、区)即咸宁市及所辖通山县、咸安区,宜昌市及所辖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孝感市及所辖云梦县、孝南区,十堰市及所辖竹山县被列入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市、县(市、区)。
  湖北省是个中部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湖北素有“千湖之省”和“九省通衢”的美誉。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全省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98个县(市、区),人口约6100万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3000亿元左右。试点市、县中,水利工程分布呈现出不同特点,咸宁市及所辖县(市),以水库、塘堰等中小水利工程为主;宜昌市及所辖县(市),大、中型水库及大、中型灌区是重点;孝感市及所辖县(市),属湖区水乡,主要是河湖及排涝工程;十堰市及所辖县(市),属鄂北山区,小型蓄水工程及水土保持工程居多。
  (二)试点实施总体情况
  自我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历时四个月,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0年4月21日~2010年6月5日):成立机构,配备人员,落实经费,编制工作方案,开展培训及宣传动员等。
  2、清查登记阶段(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30日):清查登记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单位以及水源地、取水口、入河湖排污口等,建立台帐,编制普查对象标准名录,完成普查填表前的各项基础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3、填表上报阶段(2010年7月1日~2010年7月20日):正式填表、数据录入、处理、上报和审核验收等。
  4、试点总结阶段(2010年7月21日~2010年8月10日):普查数据汇总协调平衡、普查成果逐级抽查验收、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普查成果验收上报等。
  在以上4个阶段,共完成了普查方案要求的11个步骤26个环节的“规定动作”,据初步统计,全省各级试点普查办抽调专职人员137人,承担技术支撑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140人,选聘普查指导员330人、普查员1549人、调查员1837人,共培训各类人员3798人次,共投入普查经费650多万元,清查普查各类工程总量5091处,调查走访单位2010   家,取得了试点普查报告成果和丰富的数据成果。纵观水利普查试点全过程,我们认为试点方案目标任务明确,技术路线与工作流程基本正确,普查内容指标基本合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实施试点的具体做法
  1、成立领导机构。国家普查试点启动会议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工程普查的通知》精神,省政府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全省水利普查的通知》,全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迅速启动,组建了“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水利厅厅长、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相关厅(局)领导任成员,同时省水利厅组建了“湖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厅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处室负责人任成员。依此模式,各试点市、县(市、区)也成立了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大部分试点县(市、区)还将所属乡镇负责人纳入普查领导小组,将工作重心下移。组织机构成立后,全省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按照“全省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市县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全面开展起来。
  2、设立工作专班。为了圆满水利普查试点任务,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工作专班。省普查办专班按照职能不同又设立综合协调组、普查技术组、工程咨询组和河湖专项组、水土保持专项组,各组人员分别从水利厅机关处(室)和厅直单位抽调。综合协调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普查技术组负责普查技术业务工作,工程咨询组负责技术咨询和成果审核把关,河湖专项组负责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工作,水保专项组负责水土保持普查工作。同时,明确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全省水利普查技术支撑单位,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分别为河湖专项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的承担单位。各试点县(市、区)除组建县(市、区)普查工作专班外,还组织各乡镇成立了普查工作专班,由各乡镇分管水利工作的副乡镇长挂帅,经发办、水利服务中心等站所为成员,抽调乡直干部7~8人具体负责,专人专职从事普查试点工作。
  3、制定工作方案。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要求,省普查办制定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湖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试点单位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分别研究制定了自己的实施方案。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普查目的、任务,规划了实施步骤,落实了工作人员,安排了工作时间等,并对水利普查进行了全面部署。
  4、开展人员选聘及培训。各级试点单位,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认真开展人员选聘和培训工作。在人员选聘方面,各试点单位,注重事业心、业务素质的考察,并适当考虑专业情况及情况熟悉程度。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大部分通过乡镇推荐,县级审核,在乡镇水利、统计、经管和选调生队伍中选聘;调查员大部分在村文书、中小学教师中选聘。在培训方面,采用以县为单位分散组织,省普查办抽调经过专门培训的、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技术人员,组成讲师团和指导组,巡回授课并对试点单位的人员培训工作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
  5、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省普查办利用水利网站开辟了《水利普查》专栏,既是全省普查人员了解、交流工作的平台,也为广大关心水利普查工作的人士提供窗口。各试点单位通过制定周密的宣传方案,采用电视、报纸等媒体,约请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张贴大量横幅标语,开辟报纸专栏等办法,使水利普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
  6、开展检查督办。由于第一次水利普查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摸索中工作,难度大,速度慢。为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查督办。试点过程中,省普查办共召开了两次集中督办会,先后三次派出检查组分片开展巡回督办。通过检查督办,发现并解决了工作存在的问题,发现并推广了一些创新做法,促进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7、严格控制普查成果质量。为保证水利普查成果的质量,我省制订了水利普查技术工作规则,建立了重大技术问题研究处理机制,遇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一般性问题采用水利普查网站、QQ群等方式沟通解决,重大、原则性问题,则召开技术论证会、座谈会、交流会解决。另外,我省还组织专人编发《工作简报》,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经验交流。试点过程中,根据《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细则》,对普查成果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把质量控制贯穿于试点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试点工作的每个工作阶段和环节,确保水利普查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
  三、经验和体会
  1、加强领导是关键。水利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实践告诉我们,哪个地方领导重视,哪个地方的水利普查工作就抓得主动,进度就快;工作滞后的普查单位,什么时候领导重视了,什么时候工作就会立即赶上。
  2、技术支撑是手段。本次试点普查工作时间紧,“规定动作”多,指标体系复杂,技术要求高。完成这次任务,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省普查办下设3个业务组和2个专项普查组的同时,还将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作为这次水利普查技术支撑单位,将省水文水资源局、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分别作为河湖普查专项、水土保持普查专项承担单位,共抽调数十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水利普查技术资料的审核把关工作,为水利普查奠定了技术基础。
  3、责任制建设是保障。全省各级普查机构,根据工作实际,建立试点工作责任制。省普查办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制度,试点单位建立了联动奖惩机制,乡镇建立了将水利普查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制度。
  4、人员培训是基础。水利普查人员培训要保证时间、保证质量,不能急于求成,组织工作可分级负责,形式要灵活多样,教材要统一,标准要到位。
  5、多部门联动是前提。水利普查涉及许多部门,如测绘、气象、环保、农机、国土、统计、经贸、城市供水等部门,普查工作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多部门联动,强力推进。
  6、检查督办是有效措施。试点启动阶段,各单位工作尚未摸到头绪,工作阻力大,进度慢。为此,要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办,帮助解决问题,营造工作氛围,指导制定方案,促进加快进度等。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试点工作时间紧,工作流程未完全展开。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全部任务,时间实在太紧,加之今年防汛形势严峻,普查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同志基本处于应付状态,工作流程尤其质量控制流程来不及展开。
  2、工作力量相对不足,人员素质相对偏低。水利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所需普查指导员、普查员、调查员等数量多,另一方面所需人员既要有水利专业知识,又要熟悉水利工作情况。基层普遍反映工作力量不足。
  3、各级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试点工作启动时,各级年度财政预算已经确定,财政部门不同意调整或追加预算,因此,试点工作经费紧张且来源不畅。
  4、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有一定难度。一方面,数据调查中存在照搬统计数据和摸脑壳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单位(尤其企业)因心存顾虑或为了短期利益,不愿提供真实数据(如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数据等)。对此,普查部门目前尚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5、软件、表格及有关指标设定等方面还存在技术问题。在试点中共发现全国水利普查方案还存在上些问题,经总结、归纳,共有6类52条(具体内容已形成专题汇报材料),主要方面有:一是软件运行不稳定,时常发生数据丢失、登录困难、启动故障等问题;二是软件汇总功能、逻辑功能等不名够完善,影响成果质量和进度;三是有些技术指标设定不合理,具体解释不能全覆盖。
  五、几点建议
  1、加强科技手段。一是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既有利于提高成果质量,又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2、尽快编写并出版培训教材。有了统一的培训教材,才能统一普查标准,统一统计口径。培训教材要求面向基层,通俗易懂。
  3、国务院普查办制订、出台统一的宣传方案,并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4、普查指标设定方面,要增加对南方地区的针对性、适用性。南方河堰引水工程、泉眼等比较普遍,规模小的小库、小塘、小堰、小泵站、小灌区、小流域、小企业多,普查方案对此应充分考虑。
    来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网站 2010年9月10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