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危难时刻敢担当——记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

2010-04-21

 

工作组会议

 

 

专家查勘大坝震损情况

 

 

专家讨论大坝修复方案

 

  4月14日7时49分,历史的创痛再次定格。顷刻之间,青海玉树山崩地裂、河塞路断、墙倒屋塌、数千人罹难。地震引发了严重的灾害,玉树境内断水断电,数座水电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损,饱受地震重创的受灾群众面临严重威胁。

  灾情就是命令。4月14日晚,水利部派出了第一个抗震救灾工作组——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这个由长江委专家和部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5人小组临危受命,奔赴玉树震区,担负起了解水利工程受损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水库、塘坝和堰塞湖险情,落实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措施,防止次生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为震损水利设施提供应急抢险技术支持的艰巨任务。

  一场“把脉开方”行动,在青藏高原上展开……

  4月14日23时,工作组成员抵达青海省西宁市机场,顾不上休息,在去宾馆的路上,工作组专家们就开始向青海当地水利部门了解震区情况。4月15日,工作组专家怕因地震影响而耽误航班,一大早就赶到机场,但是由于震后飞往玉树的航班实施管制,工作组原定当日上午10时的航班被取消,工作组滞留在机场。为了争取时间,机场滞留期间,工作组专家利用电脑下载玉树的卫星地图,就地进行分析研究。下午17时,在青海省政府、省水利厅的协调帮助下,国家防总工作组搭乘抗震救灾包机抵达青海玉树。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气候高寒。工作组专家们刚下飞机,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直接赶赴震损严重的禅古水电站水库大坝进行查勘。他们也成为最早到达玉树震区的专家之一。

  专家们查看大坝现场,看到禅古水电站水库——这座悬在玉树人民头上的一盆水,暂时没有溃坝的危险,和他们先前在机场分析的情况差不多时,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大坝暂时安全了,但是高原反应却不停的折磨着工作组的专家们。剧烈的头痛,繁重的工作,让专家们无法入睡。震后断水断电,余震不断,艰苦的生活条件考验着他们的身体和毅力。

 

    专家们没有退缩,他们秉承着“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认真扎实高效地开展工作。

  4月16日上午,工作组与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再次查勘禅古水电站水库大坝,认真测量大坝震损数据;

  4月17日凌晨,工作组经过会商,对症下药,确定了“关于青海省玉树县禅古水电站震损工程处理意见”;

  4月19日上午,在工作组和青海水利厅的推动下,禅古水电站水库大坝应急除险恢复重建工程及时开工,成为玉树震后第一个开工的灾后重建工程。

  …………

  除了禅古水电站的应急除险恢复重建工作外,工作组还不辞辛苦的查勘西杭水电站、当代水电站、城市河道堤防等水利设施震损情况。同时,还在应急供水工作中建言献策。

  这是一群可敬的人,也是一群可爱的人。

  夏仲平,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组长、长江委副总工,14日接到赶赴玉树震区的通知时,他正在桂林检查水库。接到通知后,他连夜从桂林赶赴青海,于15日4点抵达西宁,仅在宾馆休息了2个小时,就和工作组赶到机场。夏总患有高血压,每天早上除了跟工作组其他的专家一样吃红景天外,还要多吃一片降压药。每次的勘察任务,他都身先士卒。每天回到指挥部,第一件事儿就是认真做工作笔记,他那工整的工作笔记,同时也书写着他平凡而又可敬的人生。

  赵坤云,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长江委防办副主任,一个只顾埋头工作,不爱说话,一说话就逗的大家哈哈笑的老头。说他是老头,因为他已经快60岁了,是工作组里年龄最大的。操着一口湖北普通话的他,是工作组的顶梁柱,每次到工作组帐篷里,都能看见他在伏案工作。

  张文武,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长江委防办工程处调研员。温文尔雅的他,总是埋头写着技术方案。工作一丝不苟的他,在勘察禅古水电站震损情况时,孤身走到陡峭大坝的最下方认真测量。他“铤而走险”换来的准确数据,为水库大坝的除险恢复打下了坚实基础。

  匡少涛,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水利部建管司河道处处长,高原反应让这个瘦高的汉子40多个小时睡不着觉,但是他一直坚持着。业务精湛的他,工作组讨论时,总能提出好的建议。来玉树前,他的父亲正卧病在床,不能尽孝道的他,只能把老父亲托付给护工。

  张长青,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成员、国家防办防汛四处副处长。同样患有高血压的他,主要负责工作组的日常工作。由于每天要汇总抗震一线的工作,并汇报给水利部,所以他每天起的最早,睡的最晚。一天3、4个小时的睡眠,折磨着他。但是他不仅没有一句怨言,还开玩笑的说,高原治好了他的“嗜睡症”。

  工作组扎实高效的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长、国家防办副主任李坤刚说:“国家防总抗震救灾工作组到达震区后,加班加点工作,为修复震区水电站,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应急供水抢修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长、青海省水利厅厅长于丛乐说:“工作组在非常时期,非常工作,取得了非常成绩。他们为玉树水利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并为水利部与青海水利厅的沟通协调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长、长江委副主任陈晓军说:“工作组在第一时间赶到玉树,并能立即投入工作,是一个拉得动、打得赢的工作组。他们很好的完成了国家防总、水利部交予的任务。”

  ……

  就是这么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在危难时刻敢担当,他们不断总结,优化配置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尽最大努力,以最优力量,最快速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着自己的工作,确保了水利抗震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4月21日

作者:邱军
SRC-6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