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道开挖

铺设管道

连接管道

通水

望水欲穿
4月20日一早,记者随青海省水利厅应急抢险第一分队去玉树县格萨尔广场灾民安置点铺设应急供水管道。
应急抢险第一分队队长、湟中县水务局副局长刘廷茂在抢险车上告诉记者:“我们这支应急抢险队由青海省陆军预备役旅湟中县水务局二营六连的15名官兵组成,主要承担玉树州委、州政府所在地玉树县城供水管网的11个应急供水点的抢修任务,其中9个是灾民集中安置供水点。我们4月15日中午12点多从青海水利厅出发,昼夜兼程,马不停蹄,16日早上6点30多到救灾现场。这几天每天工作到深夜,最早晚上10点多回驻地,最晚的一次凌晨两点多才回去。”
今天玉树的交通状况格外好,没有出现前几天的堵车。说话之间,抢险队来到了施工点——格萨尔广场灾民安置点。抢险队员们立即从物资车辆上卸下供水管道,一盘管道重100多公斤,全靠队员们肩扛手提。抢险队副队长刘岩柏说,刚来的时候,扛这么重的东西,队员们高原反应也比较大,走不了几步,就喘粗气。这里铺设应急管道就是从县城主供水管网接上PE管,挖开人行道的地砖,把PE管埋入地下,一直铺到灾民安置点。
抢险队员们施工的空挡,记者来到格萨尔广场灾民安置点。宽大的广场上满眼都是帐篷,一位灾民说,他们现在吃水主要靠附近的一个水井,灾民越来越多,拉水还要排队。
在拉水的队伍中,一个藏族妇女推着手推车,上面放着4个大水桶。她说,家里男人在地震中死了,她每天都要拉四五趟水。大约10分钟后,拉水队伍来到水井边。水井附近排起了一长溜水桶、水壶、水盆。在水井边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告诉记者,这是一口以前废弃的水井,只有3米左右深。县城有了自来水,没有人喝这里的水了。
看到抢险队员在铺设管道,驻扎在附近的玉树消防支队的一名官兵和抢险队员商量,能否给他们铺设一条管道。他们这里驻扎着几支外省来的抗震救灾消防队伍,大约有七八百人,以前吃水全靠消防车拉,现在供水点少,又经常堵车,吃水非常不方便。抢险队员们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计划外任务。
玉树属于高原地区,天气好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身上冒汗,突然之间,骤雨急至。灾民们纷纷跑到帐篷里避雨,抢险队员们却视若无睹,施工进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大约10分钟后,雨过天晴,又是艳阳高照。刘岩柏说,高原就是这样,说不定过一会还会变天。好像老天要存心验证刘岩柏的话。不久,乌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而且越下越大,有的有豆粒大小。这时候管道铺设即将竣工。刘岩柏大声喊了一声:“兄弟们,加把劲,快点干完,回家吃饭。”一会功夫,最后一个水龙头安装好了。打开总阀,干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了。帐篷里的灾民们看到有水了,不顾冰雹,纷纷跑出来接水。一个藏族妇女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我正愁没办法拉水,现在好了。”看到抢险队员安全帽上写着“青海水利”的字样,她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水利人。没有共产党,我们穷人真没法活了”。
据刘岩柏介绍,到中午12点,格萨尔广场灾民安置点和消防驻地共埋设400多米PE管,安装4个水龙头,基本能够保障安置点灾民和救援队伍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