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满水库

丰满水库8月8日泄洪量降为2500立方米每秒

吉林市民对城市堤防非常满意

松辽委监控洪水动向

第二松花江第一支流饮马河上的石头口门水库泄洪,石头口门水库在此次抗洪斗争中,对于下游削峰率达66%,发挥了巨大的调洪作用
中国水利网站讯 (记者 欧阳光)20天4次强降雨,34个水文测站水位超警戒。7月19日以来的松辽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导致松花江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支流1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松辽流域,特别是吉林省迎来了一次防汛大考。洪水考验的不仅仅是防洪硬件设施,更考验水利部门迅速应对突发洪水的能力。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水利部门合理调度松花江上游的白山水库、丰满水库,在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准确预报及早研判
为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
今年松花江的降雨区域重复性很强,就受灾严重的吉林省而言,4次强降雨全部集中在吉林省的吉林、通化、白山等地区,洪水量级、危害程度历史罕见。
8月1日,丰满水库入库流量达1.86万立方米每秒,重现期约为80年。7月29日8时,白山水库入库洪峰流量1.32万立方米每秒,居有记录以来首位,重现期为105年。同时,吉林地区温德河、岔路河、鳌龙河等内河发生大洪水,洪水直逼吉林市区松花江大堤。松花江流域防汛形势陡然升级。
国家防总、水利部高度重视松花江流域的防洪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多次对松辽流域防汛抗洪和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提出明确要求。7月29日,陈雷紧急召开松辽流域防汛视频会商会议,对松辽流域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急赴防汛抗洪一线指导工作,进一步研究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工作。
水库调度,要在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而每一次决策部署的实施,都需要大量测报数据分析的支撑,需要及时研判防洪形势。
入汛以来,松辽委按照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密切关注流域天气形势和汛情发展,及时做好各项防汛抗洪工作。松花江洪水发生后,松辽委迅速进入迎战状态,及时派出16个工作组指导防汛抗洪,并立即加密洪水预报频次,及时开展防汛会商,科学实施水库调度,有效减轻了洪水带来的灾害损失。
此次水库调度,不仅要考虑下游沿江地区抗洪抢险,还要考虑打捞化工原料桶的实际情况和吉林省要求。“为了能够应对各种情况,做到精细调度,松花江防总每次发出调度命令前都分别做20余个方案,经综合分析比较,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库下泄流量。”松辽委副主任刘明告诉记者。
自7月22日起,松辽委每天都多次召开防汛会商会议,研究部署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及防汛抗洪工作。8月4日至6日大暴雨来临前,通过水文与气象信息共享,松辽委密切跟踪降雨情况,仅针对本次洪水就作了35个比选方案,并制定了应对这次强降雨的《白山、丰满水库防洪调度规程》。及时的会商和科学的方案比选,使得防洪调度更加精确有效。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洪作用
及时削峰错峰
在流域防汛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吉林省防指要求,从28日15时56分起至29日凌晨2时00分,顶住上游丰满水库水位继续上涨的巨大压力,将机组满发时的180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降至0。丰满水电站历史上罕见的机组全部停机,为错开吉林市内河洪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地方群众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针对7月28日饮马河、温德河、松花江的严重汛情,松花江防总也先后启动Ⅲ级、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迅速实施响应行动,在吉林省按权限实施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的同时,作为流域指挥调度部门的松辽委也早已提前进行雨水情跟踪,同步进行调度预测。
28日21时,当预测松花江上游洪水量级超过50年一遇时,松辽委及时与吉林省防指沟通,接管白山、丰满水库调度权。29日0时30分,松花江防总根据全流域防汛形势,为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立即发出第一份调度令,调度白山水库自29日2时起以5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泄洪,丰满水库以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泄洪。由于松花江化学原料桶流入松花江事件,考虑到吉林省打捞化工原料桶的实际需要时间和为温德河洪水错峰,丰满水库下泄流量确定为3000立方米每秒并持续了1天。
7月30日起,丰满水库开始加大泄洪力度,以应对新一轮降雨,3天时间均以4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泄流,随后又将下泄流量调整并维持在4000立方米每秒以下,有力保障了水库大坝安全和大坝下游松花江防洪安全。由于8月4日和5日的降雨量较预报偏少,松辽委考虑下游防洪压力,再次调整水库泄量,将丰满水库泄量调整为3000立方米每秒。8月7日10时起,丰满水库泄洪量继续减小,按2500立方米每秒控制下泄。
截至8月6日10时,仅8天半时间,松花江防总已10次调整白山、丰满水库下泄流量,做到了精细调度。通过科学实施白山、丰满水库联合调度,本次洪水过程白山、丰满水库联合削峰率达85.7%。
牢固的干流堤防
让防洪调度更加游刃有余
精确的洪水调度必须有坚固的水利工程作为基础。
在吉林市松花江沿岸,记者看到,虽然上游泄水导致水位上涨,淹没了一些沿江摆放的花坛,但上涨的江水依然被两岸堤防挡在城外。市民们面对洪水,沿江从容而行,甚至拍照纪念。洪水没有给当地市区市民生活带来太多影响。
“’98大水以后,大规模堤防工程建设让松花江干流堤防防洪能力大幅度提高。”刘明在谈到今年松花江行洪安全时说,“目前,松花江干流饮马河口以上江段安全泄量为5500立方米每秒,饮马河口以下江段安全泄量为6000立方米每秒,吉林市江段安全泄量为8300立方米每秒,松原市江段安全泄量为7500立方米每秒。本次调度,丰满水库最大下泄流量未超过4500立方米每秒,保证了下游河道安全行洪。”与此同时,泄洪期间,丰满水电站机组全部处于满发状态,产生了最大效益,实现了防洪与兴利的双赢。
同样是丰满水库4500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1995年下游防洪压力要远大于今年。在坚固堤防的强力支撑下,此次的防洪调度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松辽委防办主任胡宏达说:“丰满水库历史上只有两次泄洪量达到4500立方米每秒,一次是1995年,再一次就是今年。如果没有白山水库、丰满水库和堤防工程,今年松花江上游的洪涝灾害后果将不可想象。”
据了解,此次防洪过程,白山水库、丰满水库总共拦蓄洪水约30亿立方米,极大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对白山、丰满水库实施科学的联合调度,既保证了水库大坝安全,又最大限度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同时兼顾了发电最大效益。
记者点评:洪水管理需要水利工程支撑
此次松花江防洪成功调度,白山水库、丰满水库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洪水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丰满水库其实也是一座病坝,这座始建于1937年的水电站,担负着松花江地区供电、供水、调峰等重要任务,为东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它以“70多岁的高龄”,坚持至今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实属不易。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水利防洪减灾体系,十分紧迫。
同时,松花江支流由于治理滞后等原因造成洪涝灾害,也敲响了中小河流治理必须提速的警钟。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偏低的现状已成为我国目前防洪工作的顽疾之一。因此,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仅需要在大江大河上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还需要完善中小河流工程体系,否则再精细的调度也难为“无米之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