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刺骨的山风顺着山间河谷扑面而来,却被24米高的拦河大坝挡了回去——昨日,彭州丹景山镇石河堰水库一派热火朝天,石河堰震后除险加固工程正式拉开大幕。当天,总投入3561万元、彭州10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铺开,该工程和灾后重建安置点水设施工程,是彭州“从用水上入手、实现群众温暖过冬”的两大保障工程。
冒严寒为水库穿上“铠甲”
石河堰水库早已见底,站在公路上俯视而下,是一个近30米深的巨大“天坑”,沿着山坡,弯腰下行,泥泞的水库淤泥让人行走艰难。“铮、铮、铮”,一阵钢管的碰撞声从库底大坝处传了过来,冒着严寒,工人们架设起了脚手架,搬运着钢管。无数根钢管变成了一张“钢网”,远远望去,工人们就像“蜘蛛人”一样,紧贴大坝悬空的壁上……
“我们将给水库穿上三件‘铠甲’!”施工方负责人甘小平说,整个拦河大坝迎水面将喷灌混凝土,平均厚度将达到8厘米,这是第一件“铠甲”。其次,在坝顶两臂处打孔灌浆,加固大坝。再次,在大坝下游背水面新建溢洪堰和消力池,一方面可以保护大坝,另一方面避免洪水来时翻过大坝冲击河谷,使河底悬空,引发山体滑坡,确保附近居民及下游村民的安全。
蓄水期前完工 保居民用水
石河堰拦河大坝背水面清淤难度不小,淤泥厚度至少在10至20米深。此外,天气的寒冷也给施工带来了困难。对此,甘小平说,“我们哪怕不睡觉,也要昼夜奋战完成工程,确保蓄水期来临时下游的安全用水。虽然施工很冷,但能保障大家温暖过冬、安全过冬,我们再苦也值得!”
不仅是石河堰,昨日,彭州总共10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铺开,预计蓄水期来临时全面完成施工,其中有5座水库于下个月内完成。在每一座水库工地上,均有水务部门工作人员现场督查。“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不仅要保质保量进行施工,提高水库寿命,更要着眼于惠及百姓!”彭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解群众饮水难 助温暖过冬
彭州目前正加紧实施“灾后重建安置点水设施工程”。该工程投资2.46亿元,将铺设供水管道515公里;投资5260万元,新(扩)建8座自来水厂,彻底解决55737家农户的饮水问题,到今年年底工程竣工,彭州农民千百年来“挑水吃”的历史将宣告结束,“自来水时代”全面到来。彭州市有关人士称,目前,村民正在陆续入住永久性安置点,住进新家后,解决好其饮水问题,也是帮助群众温暖过冬的重要举措!
来源:成都日报 2010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