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都江堰市水务局大力推进灾后重建污水处理项目工作建设

2010-05-11

    中国水利网站讯 都江堰市共有灾后重建永久性安置点205个,为保障安置点居民饮水安全,都江堰市大力推进安置点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同时加快石羊污水处理厂,聚源污水处理厂等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目前厂区主体已完工,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主干管已完工。


    按成都市要求,都江堰市205个灾后重建永久性安置点中有174个50户以上安置点生活污水需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由于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收集管网的建设现我市排污接管的安置点42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安置点132个,总规模9720吨/日,总投资约7000多万。


    目前,安置点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有112个安置点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将于4月30日前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剩余20个点位正根据安置点建设进度,陆续确定建设用地并着手施工,计划于2010年4月完成主体工程,5月投入使用。


    安置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1、山区安置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选址难。由于地形特殊,部分山区安置点选址困难,迟迟无法提供建设地点。


    2、设计变更较多,不可预见的新增工程量较大。由于安置点的建设紧迫,许多是在边施工边设计,因此造成我们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资料不全,实施建设时设计变更较大,新增各项工程量较多。


    3、各中项目交叉施工,影响工程进度。由于道路、场平、安置点建设,各种管线建设多方同时施工,造成无施工通道和施工作业面的情况较多。


    在解决安置点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的同时,都江堰市也加大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作力度。


    石羊污水处理厂总投资4738万元,厂址在竹瓦村一组,污水处理能力为3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石羊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9.2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聚源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338.7万元,厂址在导江村七组,污水处理能力为2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聚源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7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崇义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611万元,厂址在界牌村八组,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崇义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8.3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天马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338.7万元,厂址在导江村七组,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天马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7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胥家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729.1万元,厂址在龙马村五组,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胥家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6.3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龙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2101.71万元,厂址在龙溪河东南岸规划用地范围内,污水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采用氧化沟工艺,主要收集处理龙池镇集镇范围内生产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后达标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配套管网13公里,管径D300-D400毫米。


    目前,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目前厂区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厂区绿化工程建设,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主干管已完工,末端收集管网由各乡镇正在组织建设中。由于末端收集管网建设进展无法跟上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现乡镇污水处理厂还无法正常调试运行。我市已高度重视该问题,并以目标形式下达各乡镇督促建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5月11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