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致的赞许 共同的期望
——两会代表委员畅谈水利投资拉动内需

2010-03-18

  2010年3月,北京。

  惊蛰时节,虽春寒料峭,但两会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和代表委员热情、期盼的话语却让人感到春雷萌动、春潮涌动。

  “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之一。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巩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明显成效,保持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是众多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共识。而许多代表委员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发挥作用的赞许和更大期盼,也让水利人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坚定了信心,充满豪情。

  一致的赞许——投资水利强力拉动内需赢得充分肯定

  200、480、1400、3000……

  这样一串毫无规律的简单数字,也许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如果在这些数字后面加上单位“亿元”,估计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

  在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下,2008年第四季度安排200亿元新增中央水利投资,2009年又分三批安排中央水利投资480亿元。在新增中央水利投资拉动下,各级水利部门高效运作,全力推动,2009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共完成投资1400多亿元,并拉动了地方和相关行业投资3000多亿元,拉动效应1∶5。

  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水利以其面广量大、吸纳投资多、产业链条长、提供就业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在保持经济增长、保障民生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效力。水利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一致赞许。

  “2009年浙江省完成水利投资约230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中央扩大内需投资10亿元,浙江省配套资金20亿元,剩下的200亿元都是各市县的地方政府、企业和老百姓自筹资金。”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黄建中说。水利投资量大,产业链条长,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建材、冶金、机械等众多相关行业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尤其是为广大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再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对拉动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上马,水利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副总工程师蔡耀军说。近年来水利投资保持较高强度,使淮河、太湖、洞庭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继续加强,西藏旁多、贵州黔中、四川亭子口、太湖走马塘等工程开工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2009年,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城市和重要保护目标无一受淹,洪涝受灾面积较常年减少四成,经济损失减少三成。

  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也使直接关系民生的农村饮水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武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等,对国家的稳定、农民的增收都有着显著作用。水利投资作为一种长期效益,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目前,列入专项规划的6240座病险水库各项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已开工建设6183座,开工率超过99%。同时,364处大型灌区和92处中型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99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解决了606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白城市市长杨亚杰在谈到水利投资的作用时由衷地说,白城市有水就是欧洲,没水就是非洲。近年来,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白城市建设了引嫩入白工程、洮儿河灌区工程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有效缓解了白城市的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大片盐碱地被改造成水田。预计工程全部完工后,白城市将新增水田50万亩,增产粮食16.5亿公斤,并对当地湿地水源补给发挥很大作用。通过扩大内需水利建设,白城市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广泛的关注——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3、1.5、442、222……

  同样是一串数字,却让人有些痛心。近期,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近3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5亿亩,442万人、222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人们似乎听到龟裂大地、干枯麦苗的叹息。这次的干旱不仅仅是因为我国水资源短缺,更显露出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等问题。

  雨少干旱成灾,雨多积水涝灾。“我前不久去淮河流域的一个地方调研,当地10天前下的一场雨,到我们去,田里还有很多积水。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让人担忧。”蔡耀军委员说。

  一些代表委员对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许多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区末级渠系损毁严重,灌溉面积萎缩,抗灾能力差等问题表示出了担忧。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说:“‘下雨时留不住,抗旱时用不上’是广西水利设施现状的真实写照。目前广西仍处于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全区有上千座病险水库还没有除险加固,上千公里堤防尚未建设,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加快水利建设,对广西发展全局非常重要,也很紧迫。”

  共同的期望——继续加大水利投资力度

  针对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存在薄弱环节,流域防洪体系不完善,蓄滞洪区安全设施不健全,中小河流防洪能力较弱,病险水库点多面广,抗旱基础设施不足,多数旱区灌排设施不配套等等问题,许多代表委员呼吁,扩大内需,要继续加大对水利的投资力度。

  “虽然中央对水利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这与交通、能源等行业的投入相比,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现状相比,投入还远远不够。”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淳说道。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仕尧建议,国家应继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要建立水利稳定的投入渠道,要出台政策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水利所占比例和递增比例,确保水利投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水利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投入大,效益回报低,造成了投融资困难。杨淳委员呼吁,国家除了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外,还应该加大对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投入。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朱建军说,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刻不容缓。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等问题,阻碍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整合资金,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在整个水利建设投入中的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董新光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进行现代农田水利建设,需要重点扶持高效节水系统建设,希望中央能加大高效节水系统建设扶持力度,对高效节水系统建设要像对公路网建设一样给予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在田间地头按需求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方便农民采用各类节水技术。

  在今年两会的建议提案中,代表委员还就防灾减灾综合体系还不完善、地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病险水库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等等问题积极呼吁,希望中央加大对这些方面的关注和投入,使这些问题尽快得以解决。

  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两会代表委员对继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建议与期望,为水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月14日刚刚通过的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中提到,今年拟安排的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在资金投向上,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可以预见,2010年,水利投资还将继续稳步增加,扩大内需水利投资依然会推动水利建设高潮不断,水利也一定会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和惠及民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3月18日

作者:邱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