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镇巴县长治二十年工程建设成效总结

2010-10-19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东邻本省安康市紫阳、汉阴县,西北与本市西乡接壤,南与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相依,素有“陕西南大门”之称。镇巴地处大巴山腹地,秦巴土石山区,属国家“八大片”陇南至陕南片、长江上中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范围区,境内的大巴山主脊横跨东西,构成两大地理单元,南属嘉陵江水系,北属汉江水系,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51.4%和48.6%;全县辖24个乡镇,230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5.3万;200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16.7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1.97亿元,财政收入3678万元,粮食总产8.90万吨,油菜总产9211吨,蔬菜产量达6.5万吨,规范化种植中药材1640亩,肉类总产达2.8万吨;农业人均纯收入2358元,全县幅员面积3437平方公里,治理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914.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7%;镇巴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老、少、边、穷为一身的国家级贫困县,“地域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是治理前镇巴的真实写照。由于历史的、地理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多种因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成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和农民难以脱贫致富的主因。

    自198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长治区以来,在整整的二十年间,历届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深化对长治工程建设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国家长治委、省市主管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围绕坡耕地整治这一核心,坚持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不动摇,强化管理,狠抓质量,实施精品示范带动,不断开拓创新,矢志不渝地全力打造经济生态型长治精品工程,取得了水土保持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可喜变化和重要成就,受到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1993年起,镇巴连续八年获得“陕西省水利振兴杯”;从1996年起,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长治工程建设第一名;2000年我县成功地承办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全国长治第十二次工作会议,砺炼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镇巴精神被来自9省35个地(市)与会代表所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2001年全国长治第十三次会议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长治工程样板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县”;县水土保持工作站94、95两年连续被国家长治委评为“全国长治工作先进集体”。为认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就我县二十年长治工程建设的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简要总结回顾并汇报。

    1、  长治工程进展情况

    1989年以来,作为长治工程治理区的镇巴,在长达二十年长治工程建设中,历届县委、县政府至始至终把长治工程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民贫困致富的重要抓手,率领全县人民苦干实干,为生存、为发展、为摆脱贫困奋斗不止,并取得长治工程建设的重大成果。截止2008年,全县陆续完成了长治一、二、三、五、七期治理建设任务,累计治理45条小流域、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031.5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2条297.01平方公里、二期五条80.37平方公里、三期18条391.13平方公里,五期12条189.53平方公里、七期8条73.46平方公里。在主要措施上,全县累计完成坡改梯6257.70公顷,水保林40290.27公顷、经果林13025.84公顷,封禁治理35488.70公顷,种草929.00公顷,保土耕作7158.53公顷。累计新建蓄水池470口、沉沙池416口、排灌沟渠84.20公里、田间道路41.20公里、谷坊256座、建沼气池172口、省柴灶127口(各期面积及相关措施详见附表1与附表3);此外,我县于2000年在前无先例情况下,沿210国道五个乡镇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示范工程,共退耕还林2.30万亩,由此促成了同为生态工程的林业两大工程的最早启动实施县,全县长治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6068.4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367.43万元,地方配套1027.58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2673.44万元,总投劳1849.27万个,移动土石方1438.89万立方米。

    20年长治工程共治理小流域45条,除七期8条小流域尚待国验外,其余37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已全部国验合格。其间建成工程示范小流域8条、不同措施的样板点222多个,大示范区面积达90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65%以上,其中大地沟、渔渡坝等四条小流域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小流域”。长治工程在我县的有效实施,不仅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为全县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2、 长治工程主要成效

    在长治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质量技术规范和要求,坚持从县情实际出发,紧密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目标、四个突破”的水保方针,即:以坡耕地为核心、以石坎梯地和退耕还林为重点,达到生态修复、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的目标;实现工程质量、规模、科技含量、工程效益的较大突破;坚持以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不动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协调,广泛发动群众,牢固树立质量、精品、创新“三个意识”,有效地保证了长治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2.1、经济效益

    长治工程二十年,不但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县域经济的提升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全县2008年生产总值16.70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1.79亿元,农业产值比治理前的1988年增长71.6%;实现财政收入36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58元,粮食总产达到8.90万吨,其它农作物如油菜籽等总产达到7.42万吨,粮食总产比治理前增长44.6%。在经济效益上表现出三个变化:

    ——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长治工程的实施,全县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基本农田(治理区达到人均1.2亩),加之坡耕地的水平梯地化、水系工程配套化,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坡地变为“三保”地,土壤含水率比治理前的坡耕地提高6%至11%,耕地亩产由治理前的176公斤提高到303公斤,提高了72.2%,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46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10公斤,提高10.9%。据测算:全县坡改梯年均增产粮食1117.6万公斤,仅粮食一项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600余万元。事实表明,坡改梯后,除能旱涝保收,方便农民经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外,而且使农村农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山区县农民吃饭用钱问题。以大地沟小流域槐树坝村高家沟村民小组为例,该村民小组1999年将360亩坡耕地改造为水系配套齐全的石坎梯地后,在暴雨洪水灾害情况下,粮食依然稳定增长,当年玉米亩产由治理前的15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亩均增长100公斤,全小组已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从此结束了“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历史,并开始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上下功夫。长治五期大地沟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后,其粮食亩产由原来的206公斤增加到336公斤,农业总产值由706万元增加到1027万元。作业便道机耕路纵横交错,既方便耕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系工程的合理布设减轻了自然灾害,增强了防卸自然灾害能力。流域内村民李洪平一家4口人,治理前年收入不足千元,治理后0.5亩石坎梯地仅玉米一项产量就达到200公斤(即亩产400公斤)、红苕2000公斤、萝卜2500公斤,猪存栏数也由治理前每年2头增加到每年6头,加上外出务工全家年收入近2万元,人均约5000元。

    ——多种经营得到较快发展、农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国家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农民的经营理念也随之变化。长治工程治理区群众利用坡改梯相应的水系配套工程、生物治理工程所提供的优越条件,摒弃单纯种粮的陈旧思想,主动在工程地块内种植核桃、李、梨、板栗、银杏等经济效益好的经果林,在石坎梯地内种植金银花、柴胡、黄姜和黄花、蔬菜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并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另外,由于长治工程的梯地化,水系配套化,方便了耕作,减轻了劳动强度,近80%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改行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经营、运输和劳务输出。据调查统计。仅农副业一项人均收入613元,农民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781元增加到现在的1194元;伊家河小流域的白家营村,将300亩坡耕地建成梨园,5年后亩产梨5000斤,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2500元;巴庙镇庙溪村的王仕章将承包的600亩坡地改建茶园后,年销售收入80万元,减去承包费后,每年利润20万元。盐场镇大坪村村民牟其才,在县水保站的扶持下和汉中市植物研究所技术指导下,承包了长治规划区内的荒山,通过开挖水平沟栽植黄金梨200多亩,年收入7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大王;长治工程大地沟小流域九家塝村主任温友明,有3亩水田、2亩梯地,治理前以粮食经营为主,年均产粮1900公斤左右,年产值仅在2000元左右,长治工程后,他将3亩水田与3亩梯地,全部种植了烤烟,当年收入就达到5500元,比治理前增加3500元。次年他又种了6亩烤烟,虽因灾害影响,产值仍达5000多元,是单纯种粮食的2.5倍。温友明所在村,有近80%的农户已从单一的粮食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经营和劳务输出,仅多种经营一项就达200多万元。农民正从贫困到温饱中走出来,并逐步步入小康阶段。

    ——群众生活水平大提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土地质量、生态环境改善,土地产值的提高和第三产业发展,以及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农民的钱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已发生质的变化,“不愁吃、不愁穿、不愁钱”过去如梦而今已成为现实。村上要集资修到村上的水泥路大家“掏”,村上要办公益事业,群众说“行”。现实中村民买车、修房、添置家电和高规格的婚姻嫁娶已成为时尚。据统计,温友明所在村有98%以上农户家用电器齐备,有25%以上农户有农用车、私家车和摩托,50%的户修了新房,其中有15%修了钢混结构的小洋楼。该流域的街上村每年群众自筹资金举办春节晚会,龙灯、彩龙船、秧歌舞从初一玩到正月十五,既满足了农民文化需求,而且也推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

    2.2、生态效益

    长治以来,我们针对本县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采取对植被好的区域实行大封禁、小治理;并强化封禁管护措施;对25度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舍饲圈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实行工程造林、退耕还林,提高自然修复能力,还在生态工程建设区内采取订立村规民约,落实管护责任,实行封山禁牧等辅助性措施,生态效益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

    2.2.1、侵蚀面积减少,强度降低

     经过近20年的综合治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01.87平方公里,减幅为36.7%,并呈现逐步减少趋势;水土流失轻度流失面积减少268.71平方公里,减幅为87.7%,强度及以上流失面积减少406.11平方公里,减幅为81.3%,总体上也呈现逐步减轻趋势。

    2.2.2、森林覆盖率提高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长治工程的实施,全县森林植被面积大幅增加,覆盖率大幅提高,覆盖率由1989年的40%提高到现在的70.3%,增长了三十点三个百分点,治理区覆盖率达到86.3%。增加四十六个百分点,这为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2.2.3、防灾减灾作用显著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镇巴几乎年年发洪水、年年有洪灾、处处会有滑坡泥石流。老百姓评论说:“小雨小灾、大雨大灾、十年九灾”实不为过。长治工程通过营造经济林、水保林和封禁管护,全县整体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有效地涵养了水源,改变了区域小气候,暴雨强度、土壤侵蚀度大幅减弱。如今看到的是,雨小水依旧,大雨两天清,暴雨滑坡少,天朗水常清。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效果已明显的显现出来。

    2.2.4、蓄水保土效果明显

    通过荒山荒坡营造水保林,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工程造林,有效地防止了暴雨对土壤的冲刷,起到了蓄水保土作用。我县长治大地沟小流域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土壤侵蚀量由过去的每年5.98万吨下降到1.50万吨,保土率达到74.9%。通过对坡改梯和水系配套、生物治理工程的实施,形成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系统、高效的防治体系,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减轻了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过去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肥、保墒的“三保田”,不仅治理区群众从中得以收益,而且也相应减轻了对下游江河、水库的威胁。

    2.3、社会效益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我们不断拓展工程建设思路,创新工程建设理念,着力把长治工程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并取得了可喜变化。

    2.3.1、通过治理,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土地产出率。过去荒山荒坡变成林(草)地、过去的坡耕地变为旱劳保收的良田良地,即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土地利用率全面提升、使治理区群众都能从中受益。

    2.3.2、生态存量优势增强、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平台。镇巴地处川陕交界处,是川陕鄂连接地。境内有诸如尚待开发的巴山林天池,淩冰洞和相传韩湘子修行地的大罗城、小罗城等自然风光和保护完好的近30万亩的国有林;有巴山深处的珍禽异兽和奇花异木;有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陕南县委革命遗址和核桃树红色交通线遗址,加之长治、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实施,全县生态存量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天蓝、山青、水绿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县委、县政府看准这一点,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生态旅游强县战略定位。利用生态存量优势,主动跟进川陕鄂大生态旅游圈,着力打造连接大生态旅游圈的绿色生态走廊,并以县城和较大集镇为骨架,逐步向乡村辐射。在农村沿210国道和地方道路可以看到星罗其布、名称各异的融旅游、餐饮、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山庄”、“农家乐”。生态存量的优势已转化旅游开发优势,这一切是长治工程建设成就的充分展现。

    2.3.3、长治工程促进了我县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2000年,我县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在前无先例情况下,沿210国道率先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示范区建设,共退耕还林 3万亩 造林3万亩,配套修石坎梯地3000亩,涉及6个乡镇,期间,组织以乡或联村大会战,日上劳最高时达 1万多人,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成为后来被国家正式确定退耕还林试点县的主因;此外,长治槐树坝、大地沟、化坪、三湾等精品示范流域和小洋银杏基地建设也相继拉动了秦巴世行项目、扶贫开发项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以及后来的丹治工程项目在我县的实施。成为我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有力的助推器。

    2.3.4、长治推动了我县“文化强县”目标实现,二十年长治工程的砺炼,促成了以长治为背景的“生态文化”形成。“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镇巴精神”就是在长治工程建设中不断凝聚升华而成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创作了大量以长治为题材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多数作者的专著中都有反映绿色生态建设的描述;文艺工作者以长治工程为背景编写了丰富多彩的小品、相声、舞蹈、表演唱等作品,组织专场演唱会,一些节目多次在县内外演出,“陕南民歌王”原县委宣传部长刘光朗的“巴山喜雨”、“拉石头号子”、“巴山顶上修堰塘”等优秀歌曲曾翻秦岭到北京向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演唱,部分歌曲还被中央电视台收录播放;诸多的书画、摄影爱好者也有大量以生态水保,秀美山川为背景的精美作品,并获得不同层级的评奖。长治等生态工程已成为我县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源泉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我县生态文化的一大亮点。

    3、主要措施和做法

    3.1、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自古史治者必治水”。长治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三农”问题、防灾减灾和改善生存条件的重要抓手,并矢志不渝、一抓到底。一是建立健全县乡两级长治工作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职责,把长治工程作为县对乡镇、对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职务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推行县长、局(站)长、乡(镇)长、村长、组长、专业施工队长“六长”负责制。县长统筹抓全面,把长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议在会上、抓在手上;相关部门局(站)长负责项目争取、资金协调、质量监督;乡(镇)长负责做好上下联络、协调关系、矛盾纠纷调处;村长和村民小组长负责做好地块落实,劳力组织和群众发动;专业施工队负责按图施工、工程质量和安全;三是左右互动、上下联动,齐心协力保建设。县发计局在第一时间及时下达项目建设计划批复;财政局及时下拨资金解决工程先期工作所需,审计局对水保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及时审计,保障资金安全;公安局在加强安全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拨火工材料,保证工程建设不受影响;扶贫开发、农业、林业等部门围绕项目规划及时编报相关项目计划和资金筹划,形成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唱戏的良好局面;四是注重宣传、营造长治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长治工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采取以乡(镇)召开村组干部职工动员会,以村或组召开群众会,层层宣传、层层发动;利用县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制作专题节目、举办水保法规知识竞赛;刷写永久性标语、办好《水保动态》内刊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在全县形成齐心协力抓工程的整体合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实施精品带动、分类指导、突出建设重点

    我县长治工程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治山、治水、治穷为一体,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的工作方针和“分类指导、集中与连续治理”的原则,立足小流域土地利用实际,结合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划分生产用地,通过以坡改梯地治理为核心,以石坎梯地和水系配套工程为重点,科学布设工程、生物和辅助措施,集中资金用于改造生产用地,为大面积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使项目区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工程建设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2.1、加强以新修石坎水平梯地为主的坡耕地治理,点面结合,建设好高标准基本农田,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根据我县的实践经验,在规划中,对梯地质量标准的要求是:石坎坚固、田面平整、熟土盖面、土厚尺五;针对坡面浅沟和复杂地形,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技术规范;施工中,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布设能“引、排、灌”的渠、函、池、塘等缓洪减沙配套工程,按照“蓄引结合、蓄水为灌、灌余后排”原则,由高台到低谷逐台规划,做到地地有沟、沟沟有函、分台拦沉、就地利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县水保站配合乡镇、严把设计质量关口,做到“六个不验收”,即:熟土未达标的不验收、石坎基础外露的不验收、石坎不坚固的不验收、质量标准未达标不验收、田面不平的不验收,从而保证了建一块、成一块、见效一块;为便于农民耕作,防止径流冲刷梯地,采取渠路结合的办法,既方便群众耕作,节省了资源、材料,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石坎梯地建设的实用化、科学化、人性化、大大提高了治理区群众参与水保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争任务、比规模、比质量、比进度、争着干的“三比、两争”良好氛围。

    3.2.2、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提高长治工程建设水平

    长治三期以来,我县认真总结前两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综合治理程度低,质量标准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使用效果差,群众积极性不高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条以精品示范、规模连片、典型引路工程建设的新路子,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的大提高。实施精品带动战略以来、全县建成了以大地沟、龙王沟、柴家沟和化坪、油房沟等为代表的示范点和精品小流域。精品效应得以充分显现,大地沟流域治理工程由于组织得当,措施有力,群众积极性高,仅三年就全面竣工,比计划建设期提前了两年;柳林沟沟坡泾流聚散示范工程,不仅有力推动了镇巴县城“山水园林观光城市”的建设,同时也成为我县产业结构的一个示范,不仅是水土保持核心理论的具体运用,而且为掌握水土流失发生规律、工程效益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证,受到长委专家的高度肯定;通过化坪流域的生态旅游开发试点和巴山原始木竹生态保护,既拓展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内涵与外延,而且为我县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平台。我县各具特色的典型示范工程,大大拓展了水保治理思路,促进了长治工程建设的水平和品位的不断提升。

    3.2.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长治工程建设规划过程中,我县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生态优先、兴水治旱、点面连片、整体推进”原则,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围绕“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统一规划,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按照地形特点建设“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修台子,沟底穿靴子”的四道防线,即:在山顶实行封禁,荒山荒坡上营造水保林、生态林,形成第一道防线;在半山陡坡耕地栽植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果林和药材,形成第二道防线,解决农民的货币收入;在距村庄、人口集居地较近的山脚缓坡上,建设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基本农田,形成第三道防线;在小流域的干、支、毛沟底,因势而建沟道防治工程,稳住沟床、防止沟壑侵蚀、使水不乱流、土不被冲,形成第四道防线。具体规划中,一是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上后下、由坡到沟、从毛到干综合治理;二是做到“十个结合”,即:预防监督与治理开发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经果林建设与退耕还林相结合,治山治水与治污治河相结合,大面积封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治理区群众投工承诺制相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与建设长治大示范区相结合;三是以坡耕地治理为重点,采取坡改梯、退耕还林与保土耕作措施并举,控制水土流失;四是因地治宜,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宜荒、宜封则封、宜耕则耕等措施,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提升水土资源利用率;五是以经济效益,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流域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3、强化措施、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长治工程建设实施以来,随着各期次工程要求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不同,我们不断探索管理模式、采取多项措施保证工程的建设。一是在强化施工管理上,长治五期之前主要采取“以乡会战、以村会战、联村会战”等大规模的群众投劳形式,集中时间打歼灭战的模式,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实行工程化管理、推行项目法人制、管理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管理制、项目承诺制和公示制等管理机制,使项目管理纳入制度轨道,有效地保证各项目的有序进行和工程质量;二是在强化质量监督上,(1)推行三签验收制,即: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实行技术人员、乡镇包村干部、(专业施工队)负责人三方共同签字,对基础开挖、砌石坎、田面平整等阶段性施工,实行驻工地技术员、施工员、包工方负责人三方共同签字,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2)实行“四返工、一统一”制度,即石坎梯地基础开挖深度、宽度不够者返工,石坎不坚固者返工,不按放线顺线要求的返工,以村或组统一验收;(3)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中标施工队必须按标底的10%缴纳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质量问题时予以返还,一年后若出现质量问题,除按合同规定返工外,其质量保证金概不返还,对质量问题特别严重的施工队取消其承包资格。(4)聘请懂技术,有威信的村干部或受益户为工地质量监督员,配合驻工地技术员,对基础部位,隐蔽工程及时进行阶段验收。还不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水利水保部门领导巡回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蹲点跟班作业。通过以上制度措施落实,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

    3.4、多渠道组织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面对长治工程投资概(预)算定额标准整体偏低实际,我们在各期次工程建设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整合涉农资金、推行租赁股份合作和精打细算保障投资效益的路子:一是在长治三期以后,我们在项目区优先安排其它农业开发项目按照政府统筹、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项目同创、目标管理、资金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将农业、林业、扶贫开发、发计、人武部等小水利、水系修复、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迁移式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大部分集中交由水保站使用,由此大大缓解了水保工程建设资金的缺口;二是在农村改革大背景下,我们根据实际,采取优惠政策引导推行户包、租赁、股份合作、个体承包等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士创办绿色企业,有效地吸引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长治工程建设,加快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盐场镇村民牟继才自筹资金93万元,开发治理坡耕地300多亩,建成了黄金梨园;巴庙王仕章累计投资近百万元兴建茶叶基地3个、治理荒坡600多亩。治理大户的不断涌现,不仅加快了治理进度,也使群众生态意识得到了升华,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生态经济双赢局面;三是精打细算,确保国家投资效益,在选择施工队时,除考虑是否有资质、有机械设备、垫资能力外,采取最低报价中标方式,要求施工队自采沙石,将投资控制在概算以内,最大限度的节约工程投资;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尽量采购经济价质高、发展前景好的质优价廉乡土树苗、同时采取直播和栽植相结合方式落实生物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四是把好“三关”,即:项目安排计划关、施工记载关、工程质量验收关,通过对“三关”的把守,既保障了资金安全,而且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3.5、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已建成项目的管理

    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三制”政策管理措施,即:项目法人产权管护责任制度;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建成一流工程,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执行“谁治理,谁受益,谁所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与转让”;“大干大支持,小干不支持,不干受处罚”;“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优惠政策,责、权、利相结合,使群众明白政策,吃下定心丸,增加投入流域治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按照水保法依法开展治理,确保水保治理工作正常开展。

    3.6、抓水保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水平上台阶。

    长治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在精品带动战略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强化水利水保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一是将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长治工程相结合。我们在柳林沟坡面径流聚散示范工程建设中,在无资金情况下,将水保动态监测设施作为长治工程建设内容一并安排,沟口建立了卡口站,以观测工程施工后的产流产沙动态变化情况,沟内建立了标准径流观测小区,进行对比观测,为长治工程效益分析提供了量化指标,为水利水保科学技术应用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二是为有效利用水资源,我们在建设渔渡高效农业示范区时积极推广了集雨窖灌和节灌技术,按照植物需水特性、水量大小及集雨场地大小,合理布设水窖、喷滴管,不仅保证了农作物灌溉和人蓄饮水所需,而且减少了地面经流,减轻了水土流失,为水保工程增添了新亮点,受到治理区群众的普遍欢迎。

    4、存在问题及不足

    我县长治工程通过二十年的连续建设,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等得到了明显改善。流域内水土流失基本等到了控制,水利水保设施防护功能得以发挥,建设围绕“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效果已逐步显观,许多地方给人以焕然一新之感。但无容置疑的是,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

    4.1、投入机制、补助标准困扰大

    4.1.1、现行的以地方配套、农民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式已不适应当前水保治理形势。一是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干部职工工资常拖欠,农民也才刚刚从温饱线上走出来,要拿出较大比例的配套资金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二是农村税费改革“两费”取消、劳力组织难、让群众继续投资和直接投劳已非常不现实。

    4.1.2、长治工程建设投资概(预)算定额标准相比偏低,作为土石山区,其取材、运输、人力费用成本相对较高,单位面积的总造价更高,有专家曾对我县调查,一亩石坎梯地仅火工材料及运输费用就在1800——3000元之间;若按每平方公里100亩石坎梯地推算,仅石坎梯地一项就需国家补助近40万元,由此很难保证工程的建设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群众积极性。

    4.1.3、投入机制、管理体制需改进。一是资金投入单价和比例不协调。长治工程项目的国家补助标准为10万元/平方公里,平均每亩补助仅66元,然而同为国家项目,同为生态工程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则亩均1360元,同在一个项目区内的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口粮田项目、土地复耕项目等其他涉农项目投入标准也都远远高于长治工程。农、林、水、发计、扶贫开发、环保、土管等部门虽项目各异、但长治工程投入标准与其相比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作为国家长治工程建设的最底层,我们感受到若继续坚持过去计划管理、公办民助建设的管理方式和投资标准,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这对我们基层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

    4.2、基本农田标准低,全县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目标还尚未实现。镇巴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农业人口多,而且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就全县而言人均基本农田仅0.78亩,耕地不足3亩,且75%为坡耕地,全县8年已退耕还林50万亩;加之恶劣的地理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早期工程已年久失修,水土流失有所反弹,由此显示我县长治等水保工程建设任务仍异常艰巨,必须树立各项水保治理工作持久意识,制定长远规划,建立规范有序、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

    5、今后工作设想及建议

    5.1、今后工作设想

    5.1.1、在工程指导思想上,继续按照中央“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奋斗目标和国家水利部提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思路、新观念。结合县情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生态水保的新跨越。

    5.1.2、在工程建设理念上,做到四个坚持。

    随着水保工作总体变革形势,结合本县实际,今后一是继续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从严控制人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二是继续坚持精品带动战略,科学合理地完善水土流失防止体系,因地制宜、科学布防,在生态保护的同时,重点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上,放在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搞好特色产业开发上;三是在继续坚持水利水保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和专家的科研题目研究,提供能所能及的基础数据;四是坚持我们认为行之有效地“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即:围绕“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高效益的水保建设目标。在工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继续落实四个做到,即做到”以水保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山水田林路、沟渠塘池涵综合治理;做到农业发展项目与长治工程相结合,继续规模和落实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唱戏”整合所有涉农资金,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长治工程项目相结合,做到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不断拓展长治工程的内涵与外延,增强其活力与效能。

    5.1.3、继续加强项目管理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把领导机构、组织机构、目标任务、工作职责、资金捆绑、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考核等落实在具体工作上,体现在行动上,始终保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好相关制度和措施的落实。继续推行已被实践证明的立项报批制度、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乡镇、村组、农户承若制、资金管理报账制和审批监督制等制度,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的落实,使我县“老长治县”继续发扬光大。

    5.1.4、深入宣传水保工作和水保法规,着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应当承认,之前水保行业从上到下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氛围不浓、行业的魅力不够,除其它一些客观原因外,主要是重视不够、宣传手段不多。以我县为例,“山川秀美了、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雨停水清”等这些明显变化,人们大多归功于林业两大工程的实施,很少人知道水保才是“头等工臣”。对此,作为行业内部应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水利水保的宣传工作,在资金(概)预算时提供一定比例的宣传费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全社会了解水土流失状况和危害性,了解水土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今后我们一是克服资金困难,把现有的《水保动态》办好,扩大信息容量,提高内容质量,增大发送范围,增强影响力;二是继续加强与宣传部门、广播电视、文学、文艺团体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各种媒体、文学艺术团体的宣传作用,形成宣传和报道强势,提升宣传效果;三是积极向上争取,在能所能及的情况下,建设规模的水保科技示范园、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举办水保法规知识竞赛,举办中小学生的优秀作文评奖、开展“水保日”、爱我“母亲河”等活动,使水土保持工作普及到全社会,提高知晓面和影响力。

    5.2、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我们长治工程已走过二十个年头,各期次工程的圆满完成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其良好的效果使我们看到了改变镇巴贫困面貌的希望,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造福整个长江流域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依然面临严峻的局面和繁重的任务,全县还有水土流失面积1574平方公里,其中49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处于强度以上,仍有坡耕地30余万亩,年流失土壤762万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仍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山洪暴发时有发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然任重而道远。为此建议:

    5.2.1、镇巴地处长江上游,汉江嘉陵江源头,境内楮河、泾洋河、渔渡河、伊家河、清水河、渔洞河等较大支流,水流量大,水土流失治理空间大,因此我们请求上级水利水保部门在续建长治工程的同时,把我县纳入“丹治”二期工程、新一期长治工程、拉动内需的坡耕地整治工程和革命老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实施范围,使各项生态水保工程继续延续下去,实现生态水保的最终目标。

    5.2.2、对早期实施的长治工程和过去面上的农田基本建设普遍进行“回头望”,并作为专项工程进行整治。专项治理希望结合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现行规划和要求提高治理标准,补充完善水系、道路和生物措施,纳入国家总体盘子予以安排。

    5.2.3、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应从上到下地逐级加以规范和完善,用制度、政策、甚至法规形式加以规范。例如:在工程的立项程序、规划设计及申报审批等环节要同其他基建项目一样采取基建项目管理模式,实行单项措施独立设计,独立施工、独立核算;建立投入长效机制,提高国家补助标准。在提高单位面积补助标准同时,要因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配套资金承受能力区别对待,保护群众长治积极性和工程的长效性。

    5.2.4、自古史治者必治水,水利和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永续性和人类社会活动不可缺失的重要工作,它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进步等都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作为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它承担着国家水保法规的执行、承担着控制水土流失、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类重点水保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等重要职责。自建站以来,县水土保持工作站一直按副科级事业单位设置,因此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常因级别不对等、相对协调交流对接难,常因工作断档缺位而被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呼吁上级业务部门在县上机构改革中,以县设立正科级水土保持工作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纳入公务员序列管理,并将工作 职责、性质相近的山川秀美办(我县已为正科单位)、水保监督检查站、预警监测站、径流观测站统一划归县级水土保持局管理。若按照此设置,既可提升水土保持工作在各行业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基层干部职工积极性,而且有利于  国家重点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提高其工作效率。

    5.2.5、水土保持径流观测、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是陕西暴雨中心,地质破碎,断层发育,是洪水、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为了加强径流观测和预警监测工作,我们建议一是将已建成的柳林沟径流观测站列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一个试验点,落实测验设备和建设经费;二是我县有较大滑坡107处,其中26处列入省级主要地质灾害点,此前鞍垭梁滑坡地段已被国家长治委列入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系统,其监测范围广,难度大、责任重,因此建议将镇巴列为群测群防县,鞍垭预警站升格为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系统二级站。

作者:彭明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