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甘肃省长治工程实施二十年建设成效与经验

2010-10-14

        [关键词]“长治”工程、实施、成效、经验

  [摘 要]甘肃省“长治”工程实施20年来,国家投入专项资金2.64亿元,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18万km2。“长治”工程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通过积极开展滑坡泥石流预警预报,减少了灾害损失过亿元。“长治”工程取得成功的在于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是关键;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落实各项制度是保证;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是目的;强化预防监督、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巩固治理成果的重要手段。

  1988年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19万km2,占总面积的57%。年土壤侵蚀量高达5440t/ km2,年输沙总量9963万t;天然林面积已由71.94万hm2,锐减到1988年的43万hm2;开垦荒地近13.33万hm2,坡耕地坡度上限从17o提高到43.7o。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甘肃省长江流域是全国四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滑坡点2万多处,泥石流沟2600余条。严重的水土流失,削弱地力,蚕食农田,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损毁水利设施,危及下游国家及人民财产安全。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四十年来,滑坡泥石流造成300多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干旱、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的制约着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结构比例失调,生产力低下,当地群众生活极为困难。1988年粮食平均亩产86.7kg,人均产粮仅为246kg,人均纯收入仅25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6%,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以下的贫困户22.59万户,144.77万人,占全区总农业人口的66%,农村贫困人数大大超过全省的30%和全国的8.2%,处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1988年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以国函(1998)66号文批准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及陕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川东鄂西三峡库区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四片,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拉开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长治”工程)的帷幕,极大的推动了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1 甘肃省“长治”工程取得的成效

  20年来,先后在甘肃省陇南、甘南、天水3市(州)的13个县区实施了“长治”工程,涉及总土地面积达2.21万km2,占全省长江流域总面积3.85万km2的57.4%。截止2008年底,累计实施了550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万km2,国家投入专项资金2.64亿元,地方匹配和群众自筹资金5412万元,群众投劳3.34亿工日,累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1 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结合甘肃省长江流域实际,通过科学规划,全方位建设,建立起了以西汉水、白龙江、嘉陵江为骨干,13个县区为单位,550条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防护框架。形成了“梁峁植物措施护顶,山腰乔灌草封育,陡坡地退耕,缓坡地梯田,地埂经济林锁边,沟沿藤本植物护坎,沟道植物填充,沟底工程措施拦蓄”的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经过20年的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8万km2,项目区平均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440t/ km2.a下降到现在的2151t/ km2.a,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礼县全县径流模数由治理前的17.66万m3/ km2.a,下降到现在的10.88万m3/ km2.a;侵蚀模数由3975t/ km2.a下降到2096 t/ km2.a。成县各项防治措施年减少土壤侵蚀量319.13万t,减沙效益达到76%,拦蓄径流16220.8万m3,蓄水效益65%。经过多年来的治理,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侵蚀和洪水泥沙危害,改变了滑波、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1.2 显著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夯实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甘肃省以梯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兴修高标准基本农田,注重配套田间道路、合理布设坡面水系,积极开展塘堰溪沟整治,走少种高产多收,精耕细作的路子。20年来,累积兴修梯田13.2万hm2,配套田间主干道451.33km,修建排灌沟渠1161.12km,发展集雨蓄水池、窖5644口(眼),极大的改善了当地农业基础条件。项目区人均基本农田建设由治理前的0.046hm2,提高到0.087hm2,增长近一倍。项目区粮食亩产从1988年的86.7kg增长到目前的223.4kg,粮食总产量由1988年的5.12亿kg增加到9.6亿kg,农业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8年的246kg,增长到445kg,项目区内群众粮食达到了自给自足,确保了粮食安全。人均基本农田的提高,为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平台;为基本农田配套的田间道路与坡面水系,为机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地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土地产出率增长了80%以上,夯实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3 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当地农民生活条件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坚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花椒、油橄榄、核桃、杜仲、银杏、桑蚕、等经济林果和烤烟等产业。20年来,项目区共发展经济林果16.06万hm2,人均经果林占有量从治理前几乎为零,达到现在的人均0.02hm2。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支柱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8年区域内农业总产值达到30.9亿元,是1988年5.14亿元的6倍,人均纯收由253元提高到1985元,提高了7.8倍。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贫困面由治理前的66%到现在的全面稳定脱贫,逐步跨入小康行列。

  1.4 促进生态环境良性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甘肃省始终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按照“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施封禁、造林、种草等措施,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变。20年来,项目区实施封禁治理45.73万hm2,配套建设沼气池2077座,节柴灶1718口。通过荒山造林种草,陡坡地退耕还林草,大力发展经济林果,项目区新增林草措施53.07万hm2,使区域内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7%提高到51%。宜林宜草面积基本得到绿化,随着植被的恢复,植物种类出现多样化,各种伴生植物也随着植被的增加繁衍生长,植物种类日益增多,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改善,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5 积极开展滑坡泥石流预警预报,减少灾害损失

  按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对于滑坡泥石流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甘肃省认真贯彻“政府负责、站点预警、以点带面、群测群防”的预警工作方针,自1991年以来,在陇南设立了1个一级站,在礼县、舟曲设立2个二级站;项目区内的12个县(区)设立了22个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点,100个重点群防看守点,配备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人员398人,其中预警人员110人,在重点滑坡、泥石流危害区成立防灾避灾指挥部以及领导小组106个,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预警网络体系。并积极开展滑坡泥石流预警预报工作,18年来成功预报和处理滑坡泥石流险情130处、滑坡24处,保护了2618人,避免了895.4万元财产损失。同时,通过沟道疏浚、筑堤防洪、削坡减压、修建排水渠道、修筑挡土墙、拦挡坝等综合措施,处理滑坡泥石流险情99处,保护了5.84万人民群众和9964.9万元的财产安全。做到了防大汛、避大灾、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了辖区经济发展。

  2.甘肃省“长治”工程建设的经验

  “长治”工程实施20年以来,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甘肃省省情的流域综合治理的路子,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是搞好“长治”工程的关键

  水土保持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系统的综合学科,也是关乎这当地民生的工程,更是全社会的生态工程。健全组织机构,就成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前提。在立项伊始,国务院就批准成立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我省相应的成立了由主管党政领导任组长、相关各部门分管领导任成员的省、市、县三级长治工程领导小组。并设立水土保持机构。到2008年底我省长江流域,先后成立了3个市级,15个县级水土保持机构,从业人员达到103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09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服务管理体系,为“长治”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长期以来,项目区各级政府,把将“长治”工程完成任务情况,作为考察班子和各级干部政绩的硬指标,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强化了组织领导。按照“政府统一领导、水保统一规划、乡镇、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将年度建设任务分解到乡到村,规划落实到具体区域和图斑,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建设任务,并且对完成情况实地进行质量验收,专项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建设,层层促落实的工作格局。

  2.2 发扬“三苦”精神,积极进取是搞好“长治”工程的动力

  多年来的“长治”工程实践,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水土流失是造成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也是当地的头号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需要。水土保持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甘肃省长江流域陇南山区,山峦迭嶂、峰锐坡陡、沟壑纵横,土薄石多自然条件的限制下,要搞好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战线长的“长治”工程,注定要付出更多辛劳,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并依靠各部门的支持,积极进取、团结奋进,协同作战。各县(区)领导坚持抓点包流域,率先垂范;各部门抓点包区,组织职工驻村蹲点,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责任到人,一包到底。总结出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为甘肃省“长治”工程的全面实施注入了活力,也成为了搞好“长治”工程的精神动力。

  2.3 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落实各项制度是搞好“长治”工程的重要保证

  我省从“长治”工程立项实施伊始,严格按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制定的《“长治”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始终坚持项目前期工作、实施阶段、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目标管理。(1)做到设计到位。各县、区按照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编制年度实施方案,将各项治理措施落实到地块,确保年度治理任务的全面落实;(2)做到技术服务到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乡两级水保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年度实施方案,进行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3)做到检查验收到位;各县区对建设完成的工程,进行逐流域、逐措施、逐地块的全面普查,对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及时补充、完善。省地业务部门进行抽查复验,对未完成年度治理任务或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小流域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

  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制定的《“长治”工程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各级水保部门把专项资金管理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严格报批,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到人。省、市(州)、县(区)都配备了专职财会人员,建立专户,设立专账。工程竣工后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和审计。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项目建设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从“长治”5期工程开始,参照国家基本建设“三项制度”要求。首先,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通过项目法人的确定,明确了项目建设责任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为项目建设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探索了招投标制,通过招投标,明确了发包方与承包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系,节约了工程资金,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重点建设工程推行了监理制,通过项目监理制的推行,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总体进度,保证了项目建设如期完工,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各项制度的逐步落实与完善,保证了“长治”工程的健康发展。

  2.4 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是搞好“长治”工程的根本目的

  在“长治”项目区各县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道路、水路为骨架,以坡耕地集中整治为重点,建立山、水、田、林、路、渠、窖、园八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注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配套,积极推广集雨节灌、引水灌溉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积极推广经济林新品种,引进了银杏、核桃、板栗、蚕桑、油橄榄、樱桃、苹果、李子等经济林新品种,加快了老果园的改造和新果园的集约化经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拓展了新渠道,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长江流域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和水土保持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各地依托梯田、经果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生产的力度不断加大。徽县推广草-畜-粮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家庭小型生态肉牛养殖基地2128个,养牛1.1万头,种草8800公顷,年产值达6171万元。成县芦沟小流域,本着“立足当地优势,依托长治工程,发展草畜产业,推动整村脱贫”,截止2008年底种植紫花苜蓿1010亩,养牛310头,养羊1000余只,养猪6头,养鸡1200只,新建暖棚圈舍24间,土木结构圈舍8间,年出栏牛达50头,出栏羊240余只,仅牧业一项收入全村达到30.5万元,户均增收3675元,人均增收788元。通过综合治理,促进产业开发,培育支柱产业;依靠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最终达到人居环境优美,社会环境和谐,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2.5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依法开展预防监督,加强治理成果管护是搞好“长治”工程的必要手段

  甘肃省把舆论宣传贯穿于“长治”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加大了宣传力度。各市县规定每年7月为宣传月,6月29日为宣传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使宣传工作做到了“三个面向”即:面向领导、面向生产建设单位、面向群众。“三个结合”即:与完善地方水保法规、制度、乡规民约相结合;与加强水保监督执法,查处水保案件相结合;与贯彻落实水保法律法规,表彰管护先进典型相结合。通过宣传,使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长治”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长治”工程建设赢得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水土保持法》的深入贯彻,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不断增强,努力建立健全水土保监督执法体系,到2008年底我省长江流域设立预防监督机构18个,乡镇水保监督机构120多个,配备专职监督员134人,兼职监督员985人,村级管护人员近5000名。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强化管理职能,认真落实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把治理和监督执法相结合,坚决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使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3结束语

  20年来的“长治”工程建设,为甘肃省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近年来项目区内干旱、暴洪灾害频繁,又受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影响,部分治理措施遭到了损毁,甘肃省长江流域仍有1.01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同时区域内的县(市)多为比较贫困、地方财力有限,需要继续得到国家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尽快扭转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

作者:冯涌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