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0-10-14

  [摘 要]贵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西部省份之一。 “长治”工程20年来的建设实践,为治理区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保障作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对新形势下贵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只有在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在保护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内涵,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贵州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农村贫困人口最多的西部省份之一。20年来,贵州省的“长治”工程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有效地减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了基本农田,涵养水源,改善交通条件,推进种植和养殖结构调整,进而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人居环境条件,为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贵州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徐彦杰(1963-)[u1] ,男,黑龙江鹤岗人,工程师,地质专业,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联系电话:0851-5933406,电子信箱:xuyanjie5406@sina.com

  1 水土流失状况

  贵州省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土地总面积17.62万km2,全省辖9个市(州、地)、88个县(市、特区、区),总人口3900多万。贵州省长江流域面积11.58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5.7%。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同时又是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部省份之一,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喀斯特发育强烈、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且多暴雨,加之人为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根据九十年代末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贵州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3179 km2,占国土面积的41.54%,其中轻度流失面积41415.3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6.5%;中度流失22424.4 km2,占30.7%;强度流失8016.9 km2,占11%;极强度流失1322.4 km2,占1.8%。[u2] 年土壤侵蚀量2.52亿t,年均侵蚀模数1432t/ km2·a,相当于每年流失4万多hm2耕地的表土层。

  水土流失是贵州生态与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其极端表现形式就是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特点主要是:坡耕地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贵州省水土流失严重与其特殊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一是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5%,山间平地仅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u3] 二是喀斯特面积分布广,全省喀斯特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1.9%,岩石裸露,土层瘠薄,抗侵蚀能力差;三是降雨量大,暴雨集中,全省年均降雨量1201.2mm,其中6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且多为暴雨;四是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人口的不断增加,加之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广大农村人口依赖土地生存发展的现实,[u4] 以及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大面积陡坡开荒、乱砍滥伐、过度垦殖,土壤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全省现有耕地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0%,25°以上的陡坡耕地占20%,坡耕地成为了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五是开发建设压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度加大,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忽视水土保持,乱挖乱采,随意弃土弃渣,人为新增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严重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贵州省人地矛盾,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最主要的危害,就是破坏宝贵的土地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土地退化、石化,耕地减少,全省现有石漠化面积3.76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34%,且土地石漠化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二是造成河道、水库淤积,降低水利工程效益,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剧洪涝灾害,致使灌溉面积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三是冲毁、淹埋农田,毁坏房舍,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四是恶化生态环境,导致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带来的诸多危害,不仅恶化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危及当地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u5] 贵州省[u6] 许多边远山区,水土流失造成土地严重石化,[u7] 群众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u8] 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保护并抢救珍贵的土地资源,是维系山区群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

  2 “长治”工程建设情况

  1989~2008年,贵州省先后实施了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期“长治”工程,项目实施县从第一期毕节地区的4个县逐步增加到毕节、遵义、六盘水、铜仁4个市(州、地)的19个县(市、特区、区)。20年来,国家共下达贵州省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424.53km2,投资标准也从启动之初的8000元/ km2逐步增加到20万元/ km2。[u9] 20年来,在水利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的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通过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681km2,完成总投资8238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5809万元、地方配套9304万元、群众自筹37272万元。

  在“长治”工程建设中,贵州省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样板,对推动全省“长治”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如在“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中,各地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建设,抓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2001年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u10] 毕节地区结合“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和“贵毕公路经济文化长廊”建设,大力开展了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将公路沿线建设成为融环境优美、绿色产业和经济发展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道,在实践“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中起到了大示范、大推动、大发展作用,成为毕节地区乃至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示范,带动和推动了全省“长治”工程建设,并作为2008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的参观现场受到会议代表的好评。

  遵义市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300里竹廊基地的目标,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长治”工程建设以赤水市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为依托,大规模发展竹产业,突出抓好赤水河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

  围绕新农村建设,各地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结合当地实际,抓出了遵义龙坝、金沙大田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的水土保持精品示范小流域,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

  毕节市、大方县、威宁县实施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曾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称赞为“长治上游的样板”。[u11] 毕节市观音河小流域重点防治工程被中科院院士评为“做出了世界罕见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遵义市、毕节地区36条小流域分别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及全国“十百千”示范样板。黔西县驮煤河小流域被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优质工程”荣誉称号。遵义市的赤水市、仁怀市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

  3 “长治”工程建设成效

  “长治”工程的实施,开创了贵州省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和影响面上水土保持工作迅速发展,[u12] 。

  3.1 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自1989年开展“长治”工程建设以来,经过20年来的连续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区已初步形成了综合防护体系,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减沙率达到7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大多降低到500 t/ km2·a以下,水土流失初步得到控制,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了水土资源。过去曾经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的坡耕地,通过实施坡改梯,配套建设蓄、引、拦、排、灌坡面水系工程,如今已变为层层梯田,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昔日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通过大面积的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经济果木林,如今已是满目青山,花果满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良好生态景观。

  3.2 减少入河泥沙,减轻洪涝灾害

  实施“长治”工程的区域,基本建成了山、坡、沟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御体系,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从而大大减少了泥沙对库、塘、河道的淤积,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避免了良田好土被水打沙埋,减轻了洪涝灾害,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

  3.3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我[u13] 贵州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针对我省水土流失地区普遍存在[u14] 人多地少、坡耕地比重大、粮食产量低、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通过抢救和改造坡耕地,配套建设蓄、引、拦、排、灌坡面水系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经济收入,为当地群众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因地制宜,实施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培育发展了大批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立足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优化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治理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每到秋季,治理区内呈现出一派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环境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3.4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实施“长治”工程,治理区农业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得以优化升级,过去种植单一粮食作物的地块如今有的已改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或高附加值农作物,单位面积产值由原来七八百元上升至五六千元,农民收入迅速增长,主动投入资金进行房屋、厕所、灶具、棚圈等改造,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电话、电视、手机等进入大部分农户家中,增加了农民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丰富了群众的生活,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4 “长治”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u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4.1 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

  贵州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针对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坡耕地比重大、粮食产量低、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u16] 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为重点,大力实施坡改梯,配套建设蓄、引、拦、排、灌坡面水系工程和田间生产道路,[u17] 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果、种草养畜,实施沼气池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大力推广以“猪、沼、果”为代表的多种开发治理模式和“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发展和带动了一系列初具规模、效果良好的水土保持产业和一大批水土资源开发基地、大户和企业,集约高效地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宽裕”,夯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桐梓县溱溪河小流域经过治理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54亩增加到0.69亩,人均经果林面积达到0.37亩,粮食总产量增长54.4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

  习水县吼滩河小流域采取“林草间作,种草养畜,治理与富民并举”的治理措施,完成了水保林323.33hm2,经果林38.67hm2,种草740 hm2,流域内群众养殖牲畜由原来的5100头增加到20856头,家禽由7480羽增加到12340羽,养殖大户由24户增加到140户,农民人均增收835元。

  黔西县对驮煤河、银松、湾子等小流域实施坡改梯增产粮食进行典型调查,剔除施肥、良种及其它增产因素,实施坡改梯后每亩[u18] 公顷净增产粮40~45[u19] 600~675kg,最高达60[u20] 900kg。粮食生产的增长,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加快了治理区畜牧业的发展。据黔西县统计局统计,该县畜牧业产值近几年来增长率均在20%以上,畜牧业对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人均增收45元,“长治”工程治理区内畜牧业产值增幅达50.49%。

  遵义县龙坝小流域通过实施坡改梯及坡面水系配套工程,大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仅烤烟一项当年就增收15万元,平均每亩[u21] 公顷增收102[u22] 1530元。据统计,小流域内亩[u23] 每公顷产粮平均增加100[u24] 1500kg,人均畜牧业年产值增加60元,直接受益人口3100人,当年增加农业产值18.6万元。

  4.2 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整洁”

  贵州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治水、改土、建池、建园、建家的优势,积极整合有关部门的相关项目,把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等一并进行统筹考虑,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建设高效农田,大力配套水系,推进农村能源建设,绿化荒山荒坡,改善农村道路,美化居住环境,从而达到夯实农业基础,强化农业后劲,改善人居环境,使农民的家居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每到秋季,治理区内呈现出一派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环境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实现了“村容整洁”。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电视、电话、手机等进入广大农户家中,增加了广大农民接受信息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文明新风不断吹进广大农村,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乡风文明”。

  毕节地区结合党建扶贫工作,在“长治”工程建设中,积极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农办、烟草等部门的相关项目,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从改善当地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着手,对区域内供水、供电、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建设,大力修建蓄水池、修建进村串户道路,对农户庭院进行水泥硬化。民政、民宗等部门实施茅草房改造,农业部门进行良种推广和“一池三改”,畜牧部门进行圈舍改造,推广良畜良禽饲养,扎实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遵义县按照“六改一路子”的工作思路,在治理区内实施改水、改土、改路、改厕、改灶、改环境等“六改”,积极发展经济林果等水土保持产业,帮助群众寻找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同时,结合相关项目的实施,在治理区内开展了建图书室、建文体活动场所和建宣传栏的“三建”和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五乱”活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治理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夯实了基础。

  金沙县板桥小流域通过“长治”工程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村寨亮起来”的治理目标。依托“长治”工程建设,小流域内群众积极发展水土保持生态观光旅游,农民经济收入从治理前的人均不足800元提高到3600元,其中有9户农户接待县内外游客近2万人次。

  4.3 推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农村政治文明的体现。我[u25] 贵州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按照水利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产权预先确认、项目公示以及农民投劳承诺等制度,严格实行“一事一议”,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同时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让广大农民在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学技术、学文化、学管理,水土保持意识、管理意识等得到增强,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得到改变,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推进了“管理民主”。

  5 结语

  贵州省20年来的“长治”工程建设实践表明,“长治”工程不仅在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u25] [u26] 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其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我们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与水土保持的自身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与水土保持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与水土保持的丰富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新时期贵州省“长治”工程建设的新局面,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〇一〇年五月七日

作者:徐彦杰 刘明忠 陈念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