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立五道防线 控制水土流失

2010-10-14

  摘 要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南北交界地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抱盆地,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平川、丘陵浅山区和中高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总体地貌特征,极具陕南秦巴土石山区地貌的代表性。在这一区域开展的“长治”工程,二十年所形成的“建立五道防线,控制水土流失”成功治理模式和防治技术路线,在陕南片区近6万km2的秦巴土石山区同样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成功治理模式 实践

  综观陕西南部汉中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以“长治”工程为重点依托而步入正轨的。“长治”工程自启动实施至目前,已在汉中市连续实施了20个年头,分批分期实施了一至七期工程,共治理小流域211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96km2,占计划任务的112﹪,完成总投资5.45亿元(含中央投资1.2亿元);累计投入工日7045万个,移动土石砼方9221万m3;治理程度均达到了90.9%以上。凡经过治理的区域,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对改善我市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点上:一是扭转了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二是加快了水土流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三是改变了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良好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并遵循了“成功建立五道防线,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在这一实践、探索、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以下防治方略和技术路线。简单讲:建立五道防线,控制水土流失,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

 

  (作者简介:李志红   1967年7月出生   男   水利水电本科学历   工程师  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电话:13992640700   信箱:lizhihong3880@sina.com

  1 防治方略及总体布局

  1.1 防治方略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南北交界地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抱盆地,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平川、丘陵浅山区和中高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总体地貌特征,极具陕南秦巴土石山区地貌的代表性。自1981年以来,我市曾几度掀起了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工作热潮。在80年代后期也曾提出了“修地保土,治山保川”的陕南秦巴土石山区防治方略,在此方略指导下,我市水土保持工作也积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以后的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中,结合实际,付诸实施。1989年后,自“长治”一、二期项目上马,我们贯彻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略;在“长治”三、四期项目建设中,我们强调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注重经济效益”成份的防治思路。1999年之后,我市“长治”五期、六期、七期工程陆续立项实施,我们防治方略的重点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调整思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我市水土流失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坡沟兼治,突出治水”的防治方略。提出“坡沟兼治,突出治水”八字方略,是基于:陕南6万多km2的秦巴土石山区,有产生极强土壤侵蚀的天然温床条件存在,一是有广大的坡面,二是有年均降雨800-1200mm的外部加速条件,所以坡面侵蚀一日不除,汉中的水土流失就不能根治。据镇巴县原黑草河径流观测站实测资料分析,流域内产生的土壤侵蚀量,一半以上来自坡耕地,而且存在着向切沟侵蚀发展的潜在危险与危害,所以必须注重坡面治理。其次,陕南每一条完整的小流域,都是由众多的支毛小沟和小溪组成,这些小沟、小溪在年降雨量为800-1200mm条件下所产生的径流作用下,沟道重力侵蚀极为活跃,沟道下切侵蚀极为剧烈,沟道的沟头扩张侵蚀极速曼延,水土流失危害极为严重。所以坚持了坡面和沟道“坡沟兼治”的方略,就等于抓住了陕南秦巴土石山区两个最主要的水土流失地貌部位的牛鼻子;“突出治水”是针对陕南年降雨量800~1200mm这个天上降雨资源而言的,对这个降雨资源利用的好了,就变成了“利”,利用的不好就变成了“害”,所以,通过兴修大塘小库,长藤结瓜,凸现“突出治水”就等于“除害兴利”。当然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坡沟兼治,突出治水”的方略,在具体工作指导中,是具有连贯衔接性的,不可偏废。有了切合实际、正确的防治指导思想,从此,汉中“长治”工程建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1.2 总体布局

  在“长治”项目实施中,我们依据所确定的防治方略和要达到的防治目标,在防治体系的总体布局上,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节能替代措施进行科学组合,根据山势特点和水土流失地貌部位特征,在体系布局上,坚持远山移民封禁生态修复,近山水保林,山腰经果林,山脚石坎梯地,山溪沟道顺畅化,整体配置路渠水系工程一体化;形成就地增加入渗,层层拦截地表径流,达到“水不乱流,泥不下山,清水出沟”。最终实现防治水土流失,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三大目标。

  2 措施配置

  在措施配置上,按照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规律及现状,建立了“五道水土保持防线”,确保了秦巴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的高效综合治理。

  2.1 第一道防线生态移民自然修复区。

  本区特点是:人烟稀少,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差,地处偏辟高山远山区,林木稀疏,存在着轻度微度水土流失。如通过搬迁移民、建沼气池、圈舍等替代措施,利用大自然界生物链相克相生,共生共荣法则,达到休养生息、恢复植被、生态修复治理之目的。这一区域一般占流域总面积的20%左右,通过实施生态移民等措施,借助大自然界自我修复、自然演替能力,进行人为引导加速治理。

  2.2 第二道防线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建设。

  主要布设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山顶、梁峁地带和等级较低的土地上,区域面积一般占流域总面积的40%左右。经过水土保持林措施治理,加工改造、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益和等级。这一区域在治理前多为荒山荒坡、陡坡耕地和郁闲度小于0.3的疏残林地,实施中通过配置用材林、薪炭林,达到覆盖地面,固结土壤,涵养水分,防风固沙。同时对具有一定数量的在天然条件下形成的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通过划定范围,插标亮界、制定制度、落实人员,实行封禁管护,促进植被尽快恢复郁闲。

  2.3 第三道防线经果林开发建设。

  大多地处流域低山和半山腰一带,治理前多为大于25度的坡耕地和少数土层比较深厚的荒山荒坡,此类地区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域。在防治实施中,我们将此类地区列为治理重点。对坡度稍缓的实行坡改梯,建设基本农田,对坡度陡峻的实行退耕还林发展经果林进行开发利用;对一时退不下来的部分25度以下的坡耕地实行间作套种、水平带等高耕作、沟垄种植等保水保土耕作措施,以减轻土壤侵蚀;对荒山荒坡中有一部分土层深厚立地条件稍好的地带也实施发展经果林。为了获得较好的水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造林时都采用了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等工程整地措施,充分发挥了水土资源潜力,形成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体系。

  2.4 第四道防线坡脚川道治理。

  这一区域治理前多为缓坡耕地,其特点是海拔低,坡度缓,距村庄较近,靠水源交通方便,土层深厚,光热条件好,是发展基本农田的好场所,也是我们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特点是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费工费时费资。对这类地域,我们在实施时,以大搞石坎水平梯地和土坎梯地建设为主,并在有条件的地方配套蓄水、引水、灌溉设施,变旱地为水地,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促进陡坡耕地退耕。同时配套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以期达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土坎梯地的埂坎上普遍栽植杜仲、良桑、黄花菜等经济植物,有效的保护地坎,提高土地产出率。这一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川道治理有效率达到流域总面积的7.7%以上。

  2.5 第五道防线河谷沟道沟床治理。

  这是小流域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布设了谷坊、拦沙坝、河堤、沉沙凼等小型水保工程,通过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措施,达到提高侵蚀基点,防止沟道沿伸、下切和沟岸、河岸扩张,有效的保护河谷川道耕地和村庄道路的安全。

  在大面积治理的同时,也注意四旁绿化和坎边地边的利用和保护工作,对于四边两坎(地边、沟边、路边、村边;地坎、沟坎)结合村镇规划进行绿化利用,大量栽植适密的杜仲、良桑、果树、药材、饲草等经济林草,发挥植物根系护坎固边,防止径流冲蚀,增加岸坡稳定。此种防治措施,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环境起到了护坎固边双重功效。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产生水土流失的五个不同层次的综合防治措施配置与治理,流域内已形成了坡面防治体系和沟道防治体系两大部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水土流失,达到了梯田增产、林果增收、水路通畅之目标。

  当前,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时期,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陕西南部地区能否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大事,但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也是严峻的。目前,陕南片区约3万多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治水先治源,故搞好这一块的水保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但关系着“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的优劣,而且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发展能否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实践中探索出的秦巴山区水土流失类型区较为贴切实际的防治技术模式,为下步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李志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