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陇南市“长治”工程建设成效与做法

2010-10-14

  [摘 要]陇南市自1988年“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全市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五字”统筹,治理、开发、利用、保护并举,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加快优势产业集聚步伐,已治理的长治工程小流域内基本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沟”、“致富沟”和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本文结合陇南市“长治”工程建设成效,总结了当地“建立‘五项制度’”、“实行‘三个坚持’”、“立足‘五个创新’”、“完善预防监督工作机制”等具体有效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长治”工程;成效;做法;陇南市

  陇南市是甘肃省唯一全境属长江流域的地级市。 全市辖8县1区,195个乡(镇),3422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长江流域总面积的72%。辖区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高山、丘陵、河谷、川坝、盆地错落相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7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3.7%。滑坡约2万处,泥石流沟道达6480条,危害性泥石流沟道有3000多条,属全国四大泥石流重发区之一,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市紧紧抓住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长江上游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的历史机遇,在探索、发展、优质、高效四个阶段,先后开展了科技兴长治、创长治样板县、长治工程质量年和创建“十佳”工程等活动。近年来,市委、市府在深刻认识陇南基本市情,找准优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把农业特色产业做到最大化的重大决策,建立领导机构,明确包抓责任,划拨专项资金,采取得力措施,推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为此,全市在“长治”工程实施中,站在新的发展高度,创新发展理念,更新发展模式,提出了把“长治”工程小流域建设成为“富民的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基地、生态建设的典范”的总体目标。各县(区)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特色路,不断扩张特色产业基地规模,形成了农业特色产业片带,使优势产业集聚步伐进一步加快。已治理的长治工程小流域内基本实现了特色产业——经济林果全覆盖,涌现出一批千亩、万亩花椒、核桃、苹果、蚕桑等经济林果带(园),流域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花椒、核桃、苹果、蚕桑沟,成为脱贫致富的“希望沟”、“致富沟”。

  1 二十年“长治”工程建设成效

  1989年“长治”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建设目标,按照生态优先、预防为主和“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筹山、水、田、林、路,实施工程、生物、农耕“三大”措施综合配套,治理、开发、利用、保护并举,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以“长治”工程为主体的长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二十年来,经过实施一~七期工程,国家共投入资金2.7亿元,群众投劳3.1亿多个工日,对455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07km2,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58%。有452条小流域,11条省列示范小流域相继达到了部颁竣工验收标准,通过了国家和省级验收。成县、礼县和30条精品小流域被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县和示范小流域,成县、礼县、西和县和武都区被长江委命名为“长治工程样板县”。

  通过对工程措施质量效益跟踪监测及农户典型调查分析,长治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恢复了区域内植被和生态系统,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流域内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初步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换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的飞跃。

  1.1 改善了生态环境,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经过连续治理,项目区初步建成了多功能、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防治体系,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封禁治理,促进了生态的自我修复,使生物群落得到恢复和增加,提高了流域内生态的稳定性,初步呈现出山披绿、地成带、埂边林、路有荫、林成网的立体生态景观。据调查,已竣工的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1—2个等级,土壤侵蚀量减少60%以上;荒坡实现了林地化,坡耕地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0—30%。

  1.2 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长治工程实施以来,结合梯田建设,大力实施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上科技措施和旱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初步扭转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出现了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山地梯田出现了“双千田”、“多千田”、“万元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9.258亿kg,比开展长治工程前1988年的4.87亿kg增长了90%,农民人均产粮380kg,比1988年增长了66.6%。

  1.3 拓宽了生产领域,带动了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治理区以水土保持项目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拓宽生产领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以经果林为主的特色产业,区域特色日趋明显,尤其是通过梯田建设,带动了路水林等措施的配套,为经济林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地埂”和“空间”,也为川坝河谷地区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地埂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治理区以花椒、苹果、银杏、核桃、杜仲、板栗、茶叶、油橄榄、桑树等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基地已经形成,成为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全市发展的748万亩特色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据统计,到2008年底,特色产业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53.1%。

  1.4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项目区立足于夯实农业基础,着眼于加快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依托长治工程建设,打造陇南品牌,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路子。目前,形成了农林牧多业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业新格局,建成了一县或数县一品、一条流域或数条流域一品的特色产业基地,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大多数农户依靠长治工程,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带动了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劳务输出业的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00户,带动了近10万农户受益。2008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35.59亿元,比1988年净增30.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98元,比1988年的300多元净增1698元。

  2 主要做法

  在多年的实施治理中,全市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2.1 建立“五项制度”,落实责任抓“长治”工程建设

  各级党政组织始终把“长治”工程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保障了工程建设。一是把“长治”工程上升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三书”“五长”挂帅出征的指挥系统,保证了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了奖罚激励机制。许多县将工程建设与乡(镇)干部的收入、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晋级挂勾,一些县还实行了工程“一票否决制”,保证了建设进度。三是建立“三包”责任制,即县级领导包流域、县直部门和乡镇领导包重点工程、技术人员包工程质量,把责任和任务落到了实处。四是建立了督查制度。市、县水保部门强化管理职能,把督促检查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保证了工程质量。五是实施了视察制度。大部分县(区)都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长治”工程情况,既起到了广泛的宣传效应,又激励了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干“长治”工程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2 实行“三个坚持”,规范管理抓“长治”工程

  在实施治理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效益放在首位,严格按照规划起点高、治理标准高、施工质量高和开发效益高的要求,狠抓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检查验收等项目管理环节,采取“三个坚持”,实施综合治理。

  2.2.1坚持整体推进。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从工程实施开始,我市对治理规模作了统一规定,要求坡改梯连片面积不少于30亩,造林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综合治理面积不少于1000亩,单项精品示范工程不少于300亩。并要求各县每年都要有千亩以上的坡改梯和造林示范工程。在工程实施中,打破乡村区域界线,集中连片走规模化治理、全流域推进的路子。礼县近年来每年都要建成20多处连片面积千亩以上的坡改梯工程点。西和县把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集中在“一山一区二梁二沟”的7个乡镇内实施,已建成千亩以上的造林工程点16处,其中万亩以上工程点4处。

  2.2.2坚持综合治理。各县(区)把“长治”工程与农村水利、交通、特色产业等项目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突出综合治理。西和县围绕建设“高效田园、综合治理、城郊绿化旅游、高效农业开发、绿色产业和旱作农业埂式经济”等六种示范区,对位配置治理开发措施。礼县坚持按照“梁峁防护林,缓坡修梯田,山脚建果园,花椒锁地埂,沟道修谷坊,水窖绕地边,道路通田间”的综合开发模式实施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地等高、路环绕、窖相连、埂边椒"的治理格局。武都县陈家坡治理点,科学合理选择和布设开发治理措施,建成优质梯田280亩,营造水保林500亩,发展经果林230亩,种草120亩,修建蓄水池6个,修集雨窖210眼,修通上山公路3.5公里,引水渠550米,并建起了养猪场,形成了田、林、路、渠、窖、畜、草相配套的综合开发体系。

  2.2.3坚持规范管理。各县(区)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造林中,按照“挖大坑、备熟土、栽壮苗、浇足水、定管护”的要求严格把关,坚持做到树坑不规范不栽、回填熟土不够不栽、苗木不合格不栽、不浇底水不栽、管护人员不落实不栽。在梯田建设上,坚持先规划后施工,狠抓“施工要按图、打埂要挂线、开挖要划线、整地要测平、土壤要深翻”的五要技术措施的落实。

  2.3 立足“五个创新”,拓宽思路抓“长治”工程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给工程建设带来的新要求,各市县(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形式、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技术的“五个创新”,促进“长治”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3.1创新工作思路。各县(区)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将人与自然和谐理念贯彻到“长治”工程实践中来,从当地自然、区位和生态的实际出发,在依靠人工力量再造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丰富了治理内涵。两当县、徽县坚持在项目区大力推行围栏封育、改灶(炕)节柴、舍饲养畜等综合措施,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走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新路子。与此同时,治理区大力拓展城镇及周围地区的“长治”工程,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城市美化、城郊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改善人居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建成了武都县南山植物园、礼县赤土山、徽县西山等融山川秀美、绿色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区,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使之成为城区市民观光、休闲、娱乐的一道亮点。

  2.3.2创新施工方式。许多县在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施工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结了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康县在开展石坎梯田建设中,改变以往由当地群众季节性突击修建的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由专业队通过竞争,承担技术性强、质量要求高的砌石墙任务,坚持常年施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建设进度。成县实行集中统一组织,大力推行人机结合的办法修梯田,使梯田规划区原来难以填平的沟壑被填平,小块并成了大块,梯田建设的规模化、优质化程度明显提高。两当县采取合作造林和专业队造林的办法,实施重点项目区植树造林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规模和质量。

  2.3.3创新治理模式。各县(区)普遍把“长治”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大规模地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林果支柱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与生态建设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建设生态促产业,产业发展促生态” 的良性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陇南特色的治理模式。武都区采取“双带相间”(林十草或蔬菜、药材)和“台坡相间”(水平台造林十坡面种草)的模式,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并以此为依托,全力打造全国花椒第一县。西和县按照“核桃+花椒+药材或蔬菜”的间作模式,开发利用地埂资源,在产业开发上实现了“短、中、长”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奠定了基础。成县在兴修梯田的同时,注重地埂经济的发展,在梯田地边兴修双埂隔畦的经济带,形成了“梯田+地埂经济”的模式,使群众看到了增粮增钱的希望,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礼县采取“梯田十道路十水窖十林果”、“梯田+地膜+公路+水窖”、“果园+水窖+科技”、“梯田+地埂经济+水窖”、“造林+种草+水窖+管护”等五种模式开展综合治理,使治理区出现了“粮丰、林茂、果香”和“地平、路通、水畅”的生态景观。

  2.3.4创新投入机制。各县(区)以国家投资为主导,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开展“长治”工程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把扶贫、水利、林业、交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倾斜到重点治理流域,整合了项目资源。同时,市、县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方式,投资开发“四荒 ”资源,加快了对荒山荒坡的开发治理。目前,全市拍卖“四荒地”72.7万亩,开发治理59万亩。个体大户王社林在两当县买荒地2万亩,创办了全市第一个非公有制长治经济实体,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开发四荒示范户”。徽县创新“四荒”资源开发治理机制,走出了“集中连片治理,分户拍卖经营”的新路子,在全市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文县出台激励政策,千方百计引导动员农民群众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能人参与荒山荒坡治理,培育治理大户,在全县掀起了新一轮卖荒治荒热潮。桥头乡农民赵宏在燕儿沟流域承包荒山1000多亩,连片开发建设特色经济林示范园。成县动员厂矿企业支援推土机,帮助乡镇修梯田。并实行“国家+个人”和“国家+集体”的投入机制,与个体联营开发。

  2.3.5创新水保技术。在实施治理中,各县(区)引进推广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水土保持新成果和新技术,提高科技在“长治”工程中的贡献率。两当县与中科院兰州遥感中心合作,引入GPS系统,开展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成县在南山和韦家山修建两处集雨场,开展坡面水复合利用研究。西和县大力推广铺膜、高接换优等实用技术和生根粉、菌根、根宝等新产品,提高了造林成活率。武都区在陈家坡示范园科学布设坡面径流拦蓄系统,使示范区“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河水上了山,径流蓄路边”,将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水资源,为半山干旱式坡面水复合利用创出了新路子。市水保局科学试验站围绕“长治”工程,先后开展了《白龙江沿岸半山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试验研究》和《土坎梯田垮坎调查研究》等课题。

  2.4 完善“一个机制”,强化监督抓”长治”工程

  市、县水保部门在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中,坚持一手抓综合治理,一手抓预防监督。全面开展了以落实“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为核心,以完善预防监督工作机制为主体的监督执法工作,有效遏制了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2.4.1加强宣传,增强全民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以“6.29”《水土保持法》宣传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为重点,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水土保持政策和法律的宣传活动。

  2.4.2开展试点,全面推进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市、县水保监督执法部门进一步健全了监督执法体系,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执法程序和行为,圆满完成了试点任务,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

  2.4.3加强检查,增强执法效果。近年来,市、县水保监督执法人员坚持有举必接、违法必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建设项目811个,查处违法案件130多起,收缴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34万元,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投资1.14亿元,建成了一大批恢复治理工程和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2.4.4加强预警监测,全面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近年来,共成功预报和处理滑坡泥石流险情52处,保护人口3.1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621万元。

  3结论

  二十年的实践证明,“长治”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对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乃至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载体,有力地促进了高效种植模式向半山地区的推进。据调查,近年来凡是脱贫致富的地方,土地产出率高的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多年来“长治”工程搞的好的地方。同时,走出了一条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服务民生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新路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治理模式,建成了一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精品样板工程。“长治”工程已经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个品牌工程,造福当地老百姓的 “致富工程”和“民生工程”。

作者:郭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