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昌县发展水保产业的实践与探索

2010-10-14

  〔摘 要〕多年来,四川省平昌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共建成茶、果、药、草、桑、竹等各类水保产业基地20万亩,实现了“山川增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特色的水保产业化新路子。介绍了具体做法与经验。

  〔关键词〕水土保持;产业;平昌县

  平昌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幅员2229km2,水土流失面积1225.8km2,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万人,农业人均纯收入2972元,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农业县。多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治流域、建基地、兴产业、富百姓”这一宗旨,立足县域实际,将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着力开展水保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项目带动治理、以治理培育产业、以产业促进增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1 发展历程

  1.1 试验起步阶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平昌县被列入“长治”工程重点县,正式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先后在驷马河流域中仁村栽植花椒218亩(15亩为1公顷,下同),硝洞沟流域石庙村栽植黄栀354亩,魏家河流域老鹰村种茶470亩,蒙溪河流域幸福村发展桃、梨、柚等果树322亩。这些治理措施既保持了水土,又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出路。相当一部分农户依托项目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从而激发了更多群众主动治理开发的巨大热情。

  1.2 基地培育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小流域治理实现了从防护型向开发型、分散型向规模型、粗放型向集约型三大转变。坚持“既要青山绿山,更要金山银山”的思路,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群众治穷致富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各流域的资源优势,立体开发,综合经营,整村推进。大梁山茶场、镇龙山草场、大风垭果园、擂鼓碥三木药材园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水保绿色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治理开发的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态恶化、生产低下、生活贫困的面貌,推动了小流域经济蓬勃发展。

  1.3 产业开发阶段

  本世纪初,围绕大示范区建设,加大了各基地的整合力度,使点向面扩散,面向点靠拢。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作为既是治理措施又是产业载体的茶、果、药、草、桑、竹等各类水保基地初具规模,形成大而集中的绿色经济长廊与示范带,具备了水保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的思路,立足基地引进、兴办了一批以启昌食品、金凤茧丝、五峰茶叶等为代表的加工、研发、销售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逐步形成药、果、草、畜复合发展,农、工、运、贸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经营的产业化格局。

  2 开发现状

  经过多年治理开发,昔日的荒岭瘠地,如今山青水绿,茶果飘香,各业发展。现已建成了各类水保基地20万亩。形成以北部茶叶、东北药材、西南牧草、中部蚕桑、城郊水果、河岸竹木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水保基地年产各类经果产品40.6万t,产值7.26亿元,农民年户均直接收入达3000元,水保产业实现了“山川增绿、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不仅撑起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而且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经验探索

  3.1 统筹规划建基地

  首先,立足地源物候,科学制定水保产业布局规划。充分考虑流域区位条件、地形地貌、水力灌溉、土壤气候等客观因素,依托当地优势资源,面向市场,着眼未来,长、中、短结合,既不好高骛远,又不急功近利。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使不同条件的乡、村都能找到水保产业建设的切入点,并采取不同的治理开发模式。其次,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民主决策”,通过入户访问、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认真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和迫切愿望,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至于发展什么品种、如何发展、发展模式及规模等,交由群众(大会)讨论决定,政府、业务部门不大包大揽。在充分调查、协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方案,使规划顺民心、合民意,得到群众的认可,从而避免“部门在干、农民在看”的情形,为后期建设管理奠定基础。第三,集中成片打造,尽可能形成集聚发展优势。坚持“水保搭台、政府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将退耕还林(草)、农业综合开发、集雨节灌、新村扶贫等项目有机整合,打捆集中投入,突破行业、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统一规划实施,打好总体战,避免低效重复,提高建设标准与整体效益,确保基地“规划一片、建设一片、成效一片”。

  3.2 典型示范扩基地

  围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效益产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打造一批茶、果、药、草、桑等各类特色产业示范园,切实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点促面,不断扩大基地规模。全县建成了以肖家坡茶园、七里桑园、中岭梨园、石庙黄栀园、风滩脐橙园等为代表的水保绿色示范园30多处,园区已成为新品种试验、新技术展示、新机制探索的重要场所。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了流域面上综合治理开发,使基地逐渐发展壮大。白衣种草养畜示范园建立初期,在云梯村二社发展了20户种养大户,种植鲁梅克斯、葟竹草等优质牧草160亩,养殖西门达尔牛740头。多年来,通过“户带社、社带村、村带乡、乡成规模”, 现在基地已覆盖全乡13个村122个社5740户农户,种植牧草规模6900亩,年出栏优质肉牛3万头。该乡成为巴中市最大的“无公害肉牛养殖基地”。同样,依托星光300亩示范果园,带动了周边农户规模发展黄金梨、皮球桃、大五星枇杷等优质水果,实现整村整乡推进。经过多年发展积累,现已建立起5000亩城郊水果产业带,年产各类鲜果960万kg,基本满足了县城市场,扭转了长期以来由外地果品唱主角的局面。

  3.3 多方服务固基地

  在基地建设(特别是初期)过程中,政府、业务部门、金融机构、其他行业组织从资金、政策、技术、物质、信息等方面积极帮扶与支持,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配套服务,使基地得以逐步巩固和良性发展。一是落实优惠政策。为鼓励企事业单位、城乡个体、外来业主参与水保基地建设与管理,政府从土地、手续、信贷、项目、税收、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并对经营者不分性质、不论模式,均同等对待,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二是强化法律保障。围绕“明晰所有权、分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大力推行产权确认制度,对每一块基地进行确权发证。坚持把水保产业基地保护作为预防监督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破坏治理开发成果的行为,坚决制止阻挠、干扰业主正常经营管理的现象,切实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经营发展。三是加强技术指导。通过科普讲座、集中培训、专家现场指导、开办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使一大批基地农户掌握经、果、草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从苗木定植、施肥、灌溉、修枝、防虫到采收、加工、贮藏等各个环节实行科学管理。四是建立专业协会。指导和支持基地农户成立茶、果、药、桑等各类专业协会,全面推行“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在各流域建立协会136个,入会农户45740户,开发经营面积近6万亩。协会按市场化运作,实行“五统”:统一标准、统一培训、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广大农户以基地为依托,以协会为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大增强了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办一个协会、兴一块基地、富一方农户”的目标。

  3.4 科技支撑强基地

  围绕“品种选优、管理做优、产品创优”,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促进基地增产增质增效。一是注重新品种培育。坚持“优进劣退”,先后引进韩国黄金梨、日本甜柿、新都柚、奉节脐橙、简阳晚白桃、汉源花椒、福鼎大叶茶、嘉陵系列蚕桑等30多个名特优新品种,逐步淘汰掉本地柑橘、毛桃、草桑等劣质品种,使基地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二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强与川农、西南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所)的“联姻”,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先后引入营养袋育苗、嫩枝扦插、幼果移植、高接换种、果药(草)套种、桑—(黑木)耳结合、配方施肥、生物治虫、生态养蚕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有关质量标准、技术规程,坚持程序化作业,规范化管理,杜绝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化肥、农药、色素、膨大剂、防腐剂等,推进“三无”(无公害种植、养殖、加工)工程建设,实现基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增产型向增效型两大转变。四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坚持“品牌就是市场”,整合资源,深度开发,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现已培育出“云登峰”茶叶、“星运牌”水蜜桃等12个地方绿色品牌,“北山翠茗”、“恒泰牌”牛肉干等6个省(部)优质产品,星光果园、皇山茶场等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其中皇山茶场研制的“皇山雀舌”获四川省第四、五届“甘露杯”优质名茶,韩国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4年获“有机茶(转换)”品牌认证。这些品牌的建立,使水保产品提高了品位与知名度,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 大户经营活基地

  坚持“依法、自愿”的原则,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坡耕地及“四荒地”的合理流转,使水保基地的开发经营权向能人大户集中。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新增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对经营主体、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经营规模实行“四不限制”。对县内所有的治理开发大户,统一按规划实施,按标准验收,按面积补助,按效益奖励。通过政策鼓动、项目带动、服务推动、利益驱动,吸引了一大批县内外业主投身水保基地。目前共发展大户276家,其中以沃德公司(种桑养蚕)、成都艾格林牧业公司(种草养牛)、平昌定兴果业公司(甜柿、枇杷、矮晚柚、皮球桃等优质水果)为代表的民营企业40家,以得胜陈武德(种茶)、尖山王士吉(脐橙)、兰草孟学祥(种草养兔)、马鞍苟中政(杜仲、黄柏等药材)等为代表的城乡个体200多家。经营规模1000亩以上的大户有17家,500亩以上的大户有44家,大户开发经营面积超过6万亩。业主经营,打破了行业与地域界限,跨村跨乡连片开发,集约管理,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户单家独户“散打”的局面,大大提高了投资标准与规模效益。同时,大户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按现代农业模式管理,开发方向明确,经营机制灵活,销售渠道畅通,示范效果显著,能最大限度优化配置土地、资金、劳力、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使基地“有人建、有人管、有效益”,长期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

  3.6 龙头牵引带基地

  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的原则,立足基地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基地提供生产原料,龙头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形成种养加研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多年来,通过“引、改、并、扩”等方式,全县已建立起:以肉联厂、启昌食品为龙头的草—畜—肉产业(链),以川巴茧丝、金凤茧丝为龙头的桑—蚕—丝产业(链),以西南竹业为龙头的竹木—竹炭—竹制品产业(链),及以五峰茶业、皇山茶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旺东药业、泽龙公司为龙头的药材产业,以成都井昌、四川科威为龙头的水果产业,以谭鱼头火锅料、何大妈豆瓣厂为龙头的花椒产业等。龙头企业与基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彻底消除了基地农户的后顾之忧。依托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优势,延伸了产业链环,提高了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拓展了销售渠道与增值空间,带动基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从而做大、做强、做优了水保产业。

  〔作者简介〕杜志敬(1959~   ),男,四川平昌县人,高级工程师,平昌县水务局局长,从事水利水保管理工作。

作者:杜志敬 王祁 李光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