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追寻那片失缺的色彩——云南抗旱现场直击

2010-03-30

  编者按:近期我国西南旱情进一步发展,抗旱救灾形势严峻。中央媒体“西南抗旱行”采访报道活动于3月26日正式启动,历时4天。这次采访活动主要在云南省的曲靖市和贵州省的六盘水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进行。本期开始刊发本报记者从抗旱一线发回的报道。

  3月26日。飞机还算准点,不到12:30降落昆明。全国春旱最严重的省份——云南到了。媒体上报道正热的云南旱情究竟如何?参加中央媒体西南抗旱行的各位记者约定中午吃碗米线就赶赴重旱区之一曲靖市。

  等米线的工夫,省水利厅的同志介绍说,降雨少、来水少是今年云南重旱的主要原因,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发展速度快是突出特点。目前,昆明市区受影响不大,但景观用水已经开始控制,郊区约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缺水。

  从吃饭到汽车出昆明,记者发现昆明一切正常,确实看不出什么影响。

  震撼:库底干裂 七彩失色

  印象云南,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然而离昆明越远,拉水的车辆越多,公路两侧山上也明显透出一种枯黄意味,灌木已经打蔫。进入曲靖市特别是下了高速公路以后,开始到处可见枯死的小麦、干渴得冒烟的土地。中央媒体西南抗旱行的车辆总是带着一串飞扬的尘土在行走。整个田野一片土黄,好像有一种力量遏制了绿色和生机——这大概就是旱魃张牙舞爪的印迹吧,让人觉得压抑。

  当汽车停下来的时候,记者不敢相信已经按计划来到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了,因为这里一滴水也没有,有的只是龟裂得像梅花桩一样的土地。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拥有160万立方米库容水库的库底了。一些当地百姓正借水库干涸之际来拉取底泥当做肥料用。

  陆良县水务局局长方文光告诉记者,陆良坝子为云南省的第一大高原平坝,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面对这场重旱,水库库底竟然干裂得缝隙宽十几厘米、深40厘米,不能不让人触目惊心。

  这种现象在云南这次大旱中并不鲜见,大量水库已经干涸。目前土地缺墒、苗木干枯、人饮困难现象十分严重。

  “现在有很多人都跑到水库底下捞泥巴盖房子去了!”沾益县水务局职工朱翰森告诉记者,沾益县城的主要水源清水河水库正常库容有400万立方米,而目前只有45万立方米。

  3月26日,在曲靖市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方文光拿着一棵大麦告诉记者,大麦生长一般生有11条根须,而现在因为干旱只生长了六七条根,所以会枯死。截止到3月25日,云南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730.6万亩,预计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60%左右。

  一次汽车进入了一个相对低洼地带,这里是有着明显的挡水周边的“水田”,按惯例此时正是放水泡田的时节,但现在却是一片一片翻起的大土块。

  3月27日,在沾益县大坡镇陆角村,记者发现有两个女小学生正在干裂的土地上玩耍,大的读六年级,小的读二年级,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干旱,也从没有见过这样干裂的土地。她们说:“走在这样干裂的土地上害怕!”她们还告诉记者,现在家里用水很紧张,妈妈不让她们随便洗脸,一般都得好几个人用一盆水洗脸。她们渴盼早一点下雨,早一点恢复正常用水!

  行动:多方齐动 保证饮水

  在云南重旱区采访,记者发现最火热的就是拉水、送水的场面了。家家户户都要出动,有的甚至老人、孩子、妇女纷纷上阵,拿着水桶排队,依次取水,搬运回家,场面热闹却不混乱,队伍井然有序。

  “这一切怨不得,这是天灾啊。”陆良县芳华镇65岁的陈海老汉说这话时透着乐观与豁达,“庄稼是没得了,但是吃水暂时还可以,政府给我们解决了吃水的大问题,我们也有信心一起渡过难关。”

  记者在抗旱一线看到有企业、也有消防官兵自发为重旱村免费送水,当然更有政府组织确保群众饮水。

  温家宝总理3月19日曾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总理的嘱托言犹在耳。这是命令,也是责任。

  水利部门在抗击重旱过程中更是冲锋在先,全心全意为旱区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记者所到之处,每个水利(务)局的绝大部分职工都在一线抗旱,云南省水利厅也是如此。正像水利部部长陈雷讲的那样“举全部之力、全系统之力、全行业之力投入抗旱救灾”,千方百计帮助老百姓寻找水源,充分利用现有水源,采取调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全力保障灾区群众饮水安全。

  采访中,记者看到水利职工铺设管道、衬砌渠道、指导打井、分发物资设备等各项工作都在积极展开。

  记者所采访到的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官员,都把抗旱当成了当前的头等大事,投入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成立工作组,包村包组,深入细致,卓有成效。曲靖市为确保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刀刃上,已经减低了城区的人均供水量,同时关停城区洗浴业,采用定额办法控制洗车业用水量,以充分发挥宝贵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同时,曲靖市已经开始组织进一步强化水利建设的事宜,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实施3个“二五”工程,即建设大、中、小(1)型骨干水源工程25座,建“五小”水利工程25万座,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250万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在抗旱中增强了水资源意识、节水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有蔚然成风之势。

  感动:一片亮色 英雄水杯

  采访中,记者发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那片色彩。

  3月27日,汽车跑了很久,转过一道弯,阳光下一片绿色突然映入眼帘。大片大片就要成熟的麦田,有些人正在收割,树木也精精神神的,与刚才土黄色相比,整个天地似乎一下子鲜活起来。

  这才是七彩云南本来的色彩吧?!可这些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呢?

  车子继续往前走,居然出现了大片的紫色的花,沾益县水务局的朱翰森告诉记者那是肥田花,当地人叫芍子。云南人种草也有情趣,依势整形,让这些紫色的肥田花绕着山脚一层一层铺开去,让人看着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春天呢!

  再往前走,居然有人正在泡水田,这是要准备种水稻啊!

  经过一座小桥时,记者们竟然看到有人在桥下的河沟里洗衣裳,循着水流和两岸的绿色往上找,竟发现一大批人正在水田里耕作——耙地,平田,一派繁忙,好不热闹。

  “这是哪里来的水啊?”同行的几位记者异口同声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有水就有生机,有水就有绿色,这是一个太浅显不过的道理了。这片可贵的绿色也绝不例外。我们顺着色彩斑斓的生机带蜿蜒前行,终于在一座大坝前停下汽车的马达,这里就是西河水库。

  在这个到处都是干旱枯死的大背景下看到一条雄伟的大坝拦住一泓清澈的碧水,不能不让人着实激动一番。西河水库位于曲靖市西北的南盘江支流西河上,始建于1965年,2002年除险加固,总库容360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为3795万立方米,目前已经成为曲靖市中心城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之一。虽然受去年罕见夏秋连旱天气影响,西河水库蓄水严重不足,但依然为确保城市用水、相关企业保产、烤烟等经济作物栽插用水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河水库所在的曲靖灌区管理局局长王自云介绍说,作为云南省的第一大灌区,曲靖灌区拥有中型水库11座,在大旱之年经过渠道建设等节水措施基本能正常灌溉。

  人们正是借助这些水利工程设施,施以科学调度和管理,让水库成为一个巨大水杯,在旱魃发难的时候,成为对抗旱魃的一件法宝,成功遏制旱魃肆虐的脚步。这是水利工程的优势,也是水利人面对特大干旱时的奉献。

  人们常说,在国难临头的时候,谁能力挽狂澜谁就是英雄;而在百年罕见的大旱面前,谁能止住旱魃肆虐的脚步不也是英雄吗?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3月30日

 

 

作者:李先明 陈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