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祥云:大旱中消逝的青海湖

2010-03-28

 

儿童在干涸的青海湖底的小船上嬉戏

 

 

地进湖退加速了青海湖消逝

 

 

儿童在干涸见底的湖底玩耍

 

 

干涸龟裂的弥渡县红星村小塘坝

 

 

南华县上庄科村干硬板结的耕地

 

    中国水利网站3月27日云南大理讯(记者 贾君洋)儿童在干涸见底的青海湖中尽情地玩耍,那条小船现在只能作为嬉戏的道具,而不是在一湖碧波中荡漾摇曳。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旱袭击后,此前从未干涸过的青海湖,此时已经难寻水的踪迹。

    青海湖原为天然湖泊,面积为6.3平方公里。1960年7月,经过人工改造,在出口处增设五孔木叠梁节制闸,核定库容为700万立方米,列为县管小(一)型湖泊水库。近些年,湖泊周围村民围湖垦地,再加上旱灾频繁发生,抗旱用水量不断增加,湖泊面积不断萎缩,逐渐失去了防洪、抗旱和生态功能。特别是遭受了去年以来的罕见大旱,致使青海湖彻底干涸见底。

    祥云县水利部门负责人介绍说,2008年12月,为发挥青海湖应有的灌溉、防洪、滞洪以及生态等效益,祥云县编制完成青海湖水库扩建工程项目,主要工程是湖堤填筑和湖底清淤,扩建为总库容1654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旱定思痛,退耕还湖,清淤加固,实现人水和谐相处,才能还青海湖碧水长流。

    历史罕见的大旱中,干涸见底的不仅是祥云县青海湖,还有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红星村33座小塘坝;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上庄科村灌溉的两座小型水库,全村耕地已是干硬板结……

    湖泊、水库、塘坝干涸并不可怕,旱区群众已然众志成城,坚持抗旱自救,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合力抗大旱,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采取打井抗旱灌溉、改种旱作农作物等综合措施,全力以赴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3月28日

作者:贾君洋
SRC-54


  相关新闻:
当前冬麦区农业旱情明显缓解 人畜饮水困难仍然持续
陈雷赴河北检查指导抗旱和引黄入冀工作
河南日引黄河水突破3000万立方米 刷新30年引黄最高记录
黄河拟建防凌及抗旱会商决策支持系统
落实国家防总抗旱视频会议精神 黄河防总提出“三个确保”目标
国家防总召开抗旱会商会 部署下一阶段抗旱保春灌保夏粮丰收工作
黄委水文局积极响应干旱橙色预警 全力支援抗旱
甘肃省水利厅要求干旱地区优先确保旱区群众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