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旱面前 水利工程作用凸显

2010-04-01

    涓涓细流,满目青翠,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钱粮村村民正在田里忙着引水育秧,庄稼绿意浓浓,焕发着春天的活力。与严重大旱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其他地方土地干裂、庄稼发黄枯死的景象完全不同。

    “水库有水,吃水没有问题。虽不能像往年一样正常放水浇田,但在春灌关键时期还能给些水,庄稼还能有收成。”正在田里引水育秧的钱粮村村民胡艳珍说。上游西静河水库蓄水,保证了大旱之年的钱粮村村民正常生活饮水和农田关键时期灌溉,旱情虽重,但旱象略轻。<<详情点击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同样受大旱考验的贵州。 

    在贵州木浪河水库下游的马岭镇乌拉村,2000余亩农田绿油油一片,村民岑大义正抓住灌区放水的时机,给自家8亩多玉米地施肥。从岑大义略带欣喜的脸颊上,记者看到了她家小季玉米收成的希望。“遭受同样的旱情,有水利工程和没有水利工程,受灾损失完全不一样!”兴义市水利局副局长、市防汛办主任高续昌深有感触地说。 

    “木浪河水库,几乎一夜间被兴义市市民所熟知。”高继昌说。这座原本对普通市民来说还很陌生的水利工程,在城市供水因旱告急的关键时刻,每天向市区紧急调水5.2万立方米,有效保证了23万兴义市民的正常生活用水需要。<<详情点击

 

    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还有星罗棋布的“五小”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水资源的调蓄能力,成为抗旱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这些工程,使很多旱区群众吃水不愁。

 

    此外,很多地区还积极兴建应急工程。据统计,截至3月23日,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已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3092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86万处,铺设输水管线1.8万公里,新打抗旱水源井1.12万眼。应急工程在抗旱保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详情点击

 

    一眼眼机井,一口口水窖,一座座水库,流出的是农民群众饮用的生命水,蓄集的是大春作物灌溉的命脉水,保住的是渡过大旱之年的救命水。<<详情点击

 

    当前,西南地区历史罕见的旱情还在持续。

 

    大旱也充分暴露了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凸显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实,我国西南地区大型水库和骨干水利工程很少,以贵州为例,全省中型水库仅34座,蓄水总量不到20亿立方米。加上发育完全的喀斯特地形导致水资源向地下渗漏,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

    旱灾警示我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工程性缺水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详情点击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10年4月2日


 

作者:


  相关新闻:
当前冬麦区农业旱情明显缓解 人畜饮水困难仍然持续
陈雷赴河北检查指导抗旱和引黄入冀工作
河南日引黄河水突破3000万立方米 刷新30年引黄最高记录
黄河拟建防凌及抗旱会商决策支持系统
落实国家防总抗旱视频会议精神 黄河防总提出“三个确保”目标
国家防总召开抗旱会商会 部署下一阶段抗旱保春灌保夏粮丰收工作
黄委水文局积极响应干旱橙色预警 全力支援抗旱
甘肃省水利厅要求干旱地区优先确保旱区群众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