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委会科技委员会委员赵业安作交流发言
要正确认识黄河水电开发的优势与限制。黄河水电开发有一些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区位优势。黄河上游邻近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为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正在大力开发。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所发电量被电网接受存在困难,上网问题是一大瓶颈。因此,黄河上游水电巨大的调节能力将为甘肃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风能太阳能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黄河中游所在的华北电网水电资源极少,今后华北电网电源建设仍以火电为主,需要黄河北干流水电站进行调峰。二是自然条件优势。黄河干流的一些峡谷河段可以修建高坝大库调节径流泥沙,有很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三是库周土地资源较多、人均耕地较多,库区淹没镇较少,贫困人口多,移民安置难度较小。
但黄河水电开发也有一些限制因素。一是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水流含沙量及输沙量大,上游宁夏、内蒙古平原河段、中游小北干流和黄河孟津至黄河入海口总长约2000公里的冲积性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防洪防凌问题突出。二是黄河上游玛曲以上长1181公里河段为黄河源区及自然生态保护区,不宜进行水电开发,黄河中游壶口瀑布河段为自然及文化遗产应予保留不能开发。
鉴于以上分析,黄河水电开发需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一要把移民安置放在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考虑,深化移民安置补偿方案研究。黄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移民未来主要集中在上游黑山峡河段与中游北干流河段,库区城镇、工矿企业不多,绝大部分为农村移民,库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经济欠发达。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会给库区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大量资金投入,使库区城镇化建设加快完成,城乡住房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得到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得以形成,库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应当看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益是淹没换来的,因而库区移民群众理应共享工程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如可采取按淹没区耕地质量分等给以每亩每年3000~1000千瓦时作为长期补偿。黄河干流两岸土地资源比较丰富,通过建设现代设施农业每个移民只需0.5亩耕地,就可使生产水平得以提高。还需看到黄河有丰富的泥沙资源,水库下游由于洪水泥沙得到控制,可以通过整治河道控导主流摆动,稳定河槽,使原来不能耕种的土地变成稳产高产的良田。
二是黄河干流水电站应扩大装机容量,主要承担西北及华北电网的调峰任务。黄河中游所在的华北电网实质上是纯水电电网,电网的峰谷差大,调峰容量短缺问题十分突出,而黄河北干流的水电站有巨大的调峰功能。因此黄河中游的水电站应改变常规水电开发的规划思想,将其改为调峰水电站並尽可能承担部分抽水蓄能功能。现黄河中游水电站规划的装机容量明显偏小,应予以扩大。
三是优化黄河干流梯级联合调度,变"蓄清排浑"运用为"蓄洪拦沙为主,相机排沙、泥沙多年调节"运用,充分利用好洪水资源每年增发电量百亿千瓦时以上。
四是黄河的梯级水利枢纽早建比晚建好。黄河规划的龙羊峡以下黄河干流拟建的36座梯级工程中,以龙羊峡、刘家峡、黑山峡、碛口、古贤、三门峡、小浪底和桃花峪8座为控制性骨干工程,共同构成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是控制和管理洪水、协调黄河水沙关系、合理配置水沙资源的关键手段。尽快建成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对于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充分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支持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古贤及黑山峡水利枢纽,抓紧碛口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