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绿色珠江
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2008年,我委在部党组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动大藤峡水利枢纽立项和促进《珠江水量调度条例》立法为抓手,突出抓好枯水期水量调度、水利规划、前期工作、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成功组织枯水期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确保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
为确保澳门、珠海等珠三角地区供水安全,我委在连续三次成功实施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后,应澳门特别行政区请求,经国家防总批准,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再次实施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采取“前蓄后补”总体调度方案,汛末9-11月中旬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拦蓄洪水资源,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流域来水最枯季节加大上游水库发电出流向下游补水,保证基本生态流量,压制咸潮保障供水,实现洪水资源化。期间8次集中向下游补水,珠海平岗等主力泵站直接抽取淡水1亿多m3,克服流域近50年枯水期最枯水情以及龙滩、光照两个大型水电站在建对调水影响等不利因素,采用“避涨压退”,集中水量于咸潮相对较弱时段进行,节约有限的水资源。有效确保澳门等地供水安全,供水含氯度维持在100mg/L以下,大大改善西北江中下游水环境,各电站平均下泄水量仅为最大发电引用水量的30-40%,调度结束后水位均能维持正常发电调度,取得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应对相关省(区)遭受罕见的冰雪灾害袭击导致供电紧张局面,天生桥一级、龙滩、岩滩、百色等水库向下游增加水量3.5亿m3,为电站发电提供充足水量。为落实温家宝总理批示,我委从2008年10月启动枯水期珠江水量统一调度,针对来水形势总体好于往年,但流域内电力负荷下降大、水调电调矛盾凸显,加强与电网公司协调沟通,确保澳门供水安全。珠江水量统一调度是我委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珠江流域团结协作、科学治水的典范,标志着珠江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有效应对流域性较大洪水,成功抗御台风频繁登陆
2008年,珠江流域多灾并发,入汛不久流域内就多次发生局部短历时暴雨,引发山洪、地质灾害。5月下旬至6月中旬,流域又遭受大范围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汛期台风登陆频繁,有7个台风(热带风暴)登陆珠江,登陆早,历时长,灾情重。面对严峻的防汛防台形势,珠江防总加强水情预测预报,科学调度水库错峰拦蓄,并及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奔赴一线,积极协调和指挥地方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此外,我委狠抓防汛抗旱基础建设,完成骨干网、水情分中心等一期项目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建立健全防汛抗旱规章制度,流域防汛抗旱能力显著提升。
三、推进以取水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取得新突破
一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积极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监督和水工程规划同意书管理,对一批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项目,大胆否决取水许可申请。二是以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标准体系为重点,制订《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方案》并通过水利部审查,推进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的执行,推进《韩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探索在在南方丰水地区开展省际水量分配试点。三是坚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以供定需、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系统统筹原则,建立流域特定条件下动态滚动用水定额体系,流域内各行业已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广东等省已试行该标准),实行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广东已试行阶梯水价。四是建立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印发了《珠江委处置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制度》,启动《珠江流域(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成《珠江片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报告》和《珠江流域(片)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五是探索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主动牵头组织贵州、广西水利、环保等部门建立“黔、桂跨省(区)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协作机制”落实,妥善解决跨省(区)水污染问题,保障沿岸用水安全,严格控制废污水排放,推进温排水红区禁排和黄区控制管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主动协调处理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次生水污染等多起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六是积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建设,积极开展《珠江水量调度条例》立法前期工作,形成《条例(草拟稿)》上报水利部,并得到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四、水利规划工作成效显著,大藤峡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和《澳门附近水域综合治理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同意,《珠江水资源综合规划》、《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水利部审批,《珠江流域综合规划》、《红河流域综合规划》及《柳江流域综合规划》正在全面展开,加上2007年国务院已批复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水利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为流域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和《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批示,我委在水利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得到了广西、广东和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等有关省区和部门认可,项目建议书已于8月份修改完成并上报水利部,我委正协调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经济增长政策后,我委根据实际,积极出台了《关于加强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珠江委自身建设能力建设指导意见》。此外,狠抓流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复核和指导巡查以及流域中型水库审核,提前完成广东、海南55座中型病险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核查工作,得到了水利部好评,陈雷部长批示:“珠委的做法值得其他流域学习、借鉴”。
建设绿色珠江,任重而道远。我委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推进珠江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