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浩接受记者采访

2009-10-21

    中国水利网站郑州讯 1020日上午,在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水利报》、《科学时报》、《黄河报》等媒体的联合采访,就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河流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王浩说,黄河之害莫过于决口、改道,自公元前602至今的2611年中,黄河决口1600次,重要改道26次,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

 

当今,黄河的基本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河道上宽下窄、地上行洪。现代治黄基本理念就是,固守现有河道100年不动摇,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需求,实施减沙增水和节水减污。黄河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水少沙多”,黄河治理的基本方略就是要对这一症结实行“减沙增水”。

 

“减沙”措施包括“拦、排、放、调、挖”五方面,“拦”即坡面固沙、沟道和水库拦沙;“排”即在汛期利用异重流的高输沙效率,蓄清排混,尽量将大量泥沙排入海洋;“放”即放淤,利用黄河河滩地和下游的灌区,引走黄河水同时带走一部分泥沙;“调”就是调水调沙,在适当时机通过人工调度形成能够产生异重流的放水过程,下刷河道,输送泥沙;“挖”就是辅助采用机械设备,在关键地方进行人工清淤。

 

“增水”措施则包括两方面:一是节水,二是 “开源”,包括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汉渭河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东中线实施后的水量置换等。

 

“减沙”与“增水”是相辅相成的,在黄河上中游减少了泥沙,相应就减少了下游的输沙水量,实际上等于增加了下游可利用的水资源量,这对缓解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另外,节水是维持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唯一可行手段,我们要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三条红线”。在狠抓节水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守住纳污总量控制红线。

 

本届黄河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王浩院士就此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首先要搞清楚人类到底追求什么。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我们追求制造业,追求纯经济资产,形成了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基础、毫无节制的发展模式,结果造成河道断流、水土流失严重、水质污染加剧、生态系统萎缩等问题。基于此,人类社会开始反思自身与河流的关系,重新衡量河流。我们不仅要追求经济资产,而且也要高度重视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过去我们追求的是纯GDP,现在追求绿色GDP,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净福利最大。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就是要求人类自律,让整个水资源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达到均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9年10月21日

作者:本站采访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