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市水务局抓住发展机遇,完成了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再到统筹城乡的城市水务综合管理“三级跳”,水利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防洪除涝、水资源供给与保障、城市排水三大工程体系,建立了三防行政管理制度、三防信息化系统、防灾减灾预案协同运用三大非工程体系,推动了灾害预警、紧急决策、指挥调度、组织实施等防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做到“大灾不死人、小灾少损失”。

  转变理念
  开展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建设

  珠江广州河段是行洪纳潮的黄金通道,具有排涝、供水、灌溉、航运、观光、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过去,由于河段两岸堤防低矮破旧,岸边道路不连贯,防洪(潮)标准低,岸线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州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袭,与广州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及在国内外的地位极不相称。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坚持把城乡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作为水务工作的第一要务,突出抓好城市防洪工程、重点江河堤围加固达标工程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将珠江两岸堤防整治建设列为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按照先急后缓,优先整治险工险段、城市重点地区堤段,最后形成完整堤防的原则分期建设。1998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行动计划,珠江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力配合了广州“山水城市”建设。特别是2003年8月,总长97.9公里的广州市老八区堤岸列入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使广州河段堤防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实现了岸线功能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整治后的珠江两岸,光彩夺目的景观代替了以往破败残旧的渔民棚屋区,堤防岸线流畅美观,绿树婆娑,与两岸景观工程融为一体,成为广州城市一条亮丽的都市风景线,赢得了省、市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工程建设还促进了广州的治水理念由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人文水利转变,沿江两岸的土地和房地产大幅度增值。2000年以前,受地形、地质和经济条件限制,珠江堤岸基本采用直立式结构,传统水利的痕迹较为明显。随着人们对水利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逐步形成,珠江堤岸的设计按照“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理念,结合城市规划、防洪功能及沿岸景观建设的要求,在老城区积极创造条件,多建亲水平台,尽量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在岛屿,则基本采用“复式堤+亲水平台”结构,建设水景观,改善水环境。

  因地制宜
  抓好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广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水热同期,洪涝、干旱、台风、咸潮、暴潮等灾害频繁发生,同时,受潮汐、径流共同作用,区内河道水动力条件差,水体自然净化缓慢,枯水期伴有咸潮上溯,全市供水保障、水环境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多年来,广州市不断巩固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一是设定三级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水源保护区9个、二级水源保护区7个、准水源保护区4个,保护面积1676.36平方公里。二是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共建成各类蓄水工程1322座、引水工程349座、抗旱井12384口。三是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抓住重点区域和生产消费的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在农业节水方面,建设标准化农田104.5万亩,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在城市节水方面,基本形成全市、单位、部门三级节水管理网络,4857个非居民用水大户列入计划用水管理,非居民计划用水率达到67%,中心城区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9.3%。

  作为岭南水乡,广州是一个因水而成、因水而兴、因水而盛、以水为荣的城市,境内水系密布,河道纵横,仅中心城区就有河涌231条,总长913公里。上个世纪末,随着广州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河涌成了排污渠、臭水沟,水污染比较严重,对全市整体水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影响很大。1997—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州分3个阶段对全市河涌进行整治。2000年以前为单一的河道防洪堤修复阶段,主要针对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进行河涌治理。2000—2005年为注重景观生态堤岸整治阶段,采取了多种堤型,改善两岸水环境。2005年以后为河涌水系的系统整治阶段,通过制定并逐步实施《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结合广州市水系特点,提出了以规划为龙头,结合水系梳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群闸联控、河道清淤、植被复育、景观营造、生态堤岸建设等各项因素,将河涌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形成了“截污治污、补水调水、引水济涌、堤固岸绿、生态自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

  为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之都、文化名城,广州将采取调水引水、扩大水环境容量和实施雨污分流、加强防污治污工作等措施,综合解决河涌水质黑臭问题。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明确要求,“先治河、后治涌”,并提出了“进一步摸清查准主要污染源,重污先治,大污大治”的原则。今后,广州将投入数百亿元资金用于水环境治理。在治理思路上,一是把治污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快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管网及污水泵站建设,在两年内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38座,增加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91万吨。二是加快引水补水工程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4个调水补水系统,用珠江的“大水”补充市区河涌的“小水”,满足城市河道生态用水的需求,提升河涌的自净能力。三是全力推进河涌综合整治,综合治理120条河涌、总长387.89公里,重点通过截污、水体治理、堤岸建设、景观创建、河道清淤等措施,全面提高水体的自我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能力,把河涌整治和优化周边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恢复健康的自然河道。

  抓住机遇
  稳步推进水务与水管体制改革

  广州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启动于2007年,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虽然起步晚,但后劲十足。目前,除环保部门负责的水污染防治、环卫部门承担的水面保洁工作外,其他涉水事务均由市水务局主管。广州水务改革共涉及三个层面:一是整合原水利局和市政局的涉水职能,统筹管理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和防洪、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节约用水和计划用水五项基本职能,同步完善与农业、城建系统各单位的职能分界与工作关系,实现涉水工作的统一管理。二是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调整涉水事业单位职能。结合水管体制改革,将承担公益性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改为财政全额核拨事业单位,同时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重组监测、管理和监督机构,强化其公共服务功能。三是配套推进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市水务投资集团公司,赋予投融资和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业务,实现政企分开。

  通过近一年的改革、调整,“水利进城、供排水下乡”的广州市城乡水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是从政策法规、规划、基建程序、工程管理、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行政执法等各个环节,优化了水行政和水资源管理流程,突破了水资源配置分片、河道管理分段、水环境治理分块、防洪排涝系统分套的体制性障碍,行政管理职责更加到位,责任更加明确。二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涉水工程,特别是通过系统安排工程建设,降低了治水成本,整合了治水力量。三是城乡统筹得到落实。供水保障从原来局限于城市或近郊地区,扩大到从大流域的范围去布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通盘考虑;城市公共排水管网与防洪排涝体系相对接,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农村供排水与水资源保护、农田水利相结合,实现环境、资源的统筹考虑。四是重点水务工程加快推进。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领导的关心下,西江引水工程的取水许可、管道走向及跨江跨河行政审批工作平稳落地;在市委、市政府关心和建设部门的支持下,白云湖、三涌补水、群闸联控等工程的征地拆迁难点得到突破。

  同时,全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也全面完成。改革后,全市水管单位共计51个,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经费、日常维修养护经费得到落实,分流人员得到合理安置,社会保障政策全部落实,没有拖欠职工工资现象,职工收入福利不低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收入水平。目前,已有2个水管单位被评为国家一级水利管理单位,流溪河防洪整治、珠江堤防等市管河道堤防管理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市管水利工程全部实行管养分离,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养护单位。区(县、市)镇、村水利工程管理结合各地实际,形成四种模式:一是统一管理模式。天河、黄埔、海珠等区,以河涌管理所为管理单位,对全区水利工程统一管理。二是南沙区的管养分离模式。由区水利部门组建成立水利管理所,统一管理区属工程并实行管养分离,通过社会招标确定养护单位,镇、村水利工程管理由当地组织村民管理。三是番禺区的区、镇二级管理模式。五大联围和两大水闸由区设立管理所;面上工程由各镇单独成立水利管理所,负责辖区水利工程管理,经费全部由财政核拨。四是增城市的三级管理模式。在完善建立县级市、镇(街)、村三级水利管理网络的基础上,采取“以钱养事、购买服务”的办法,每村设立一名水管员,负责本村管理工作,经费由财政安排,镇(街)监管,实行专款专用。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