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厅2008年抗冰救灾纪实:鏖战冰魔
——

2008-02-15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三湘百姓经受了连续四次暴雪冰冻严寒天气的折磨。
  地方电力损失惨重。全省有85个县市区农村水电设施受灾,受损变压器4409台,断线长度27957公里,受灾不能发电上网水电站2436处218万千瓦,损坏渠道1066公里。直接经济损失24.1738亿元。
  供水工程普遍损毁。全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受冰雪灾害影响7540处,受损供水管道3636.63公里、水表417681个,受灾人数321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水利工程严重受损。全省水库、水闸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直接经济损失0.8亿元。影响农田灌溉62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湖区防汛仓库受损147栋64050平方米,受损堤外防浪林290万株,受损泵站输变电工程3422处,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团结一心,吹响战斗号角

  这是一场鏖战冰魔的战斗!
  全省水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通路、保电、安民”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冰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抗冰救灾的紧张战斗。
  “当前抗冰救灾情形严峻,我们要竭尽全力做到‘保供电、保供水、保安全、保测报、保生活’,打好这场抗冰救灾保卫战。”1月28日晚22:00,省水利厅抗冰救灾会商室里灯火通明,省水利厅厅长张硕辅召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正召开紧急会商,省水利厅启动全省水利系统抗冰救灾防御一级响应。
  针对冰灾对地方电网电力设施连续性损毁加剧的情况,水利厅连夜部署以抢修电力设施为重点的抗冰救灾工作。4名厅领导带队分别深入地方电力抢修一线督查抗冰救灾工作。全省电力设施抗冰领导小组增设地方电力组,省水利厅作为主要负责单位,争分夺秒连夜赶制地方电力抢修方案,明确抢修重点,倒排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直到2月6日,省水利厅抗冰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里仍然人来人往,十几天来,大家24小时吃住在办公室,不停地收集、报送灾情和救灾恢复情况。
  团结一心,连续战斗,水利干部职工们吹响了抗击冰魔的号角。

  众志成城,胜利就在前方

  郴州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电力输电网络遭到毁灭性破坏。1月26日清晨,已连续奋战多日的郴电国际宜章分公司线路所的全体人员接到了任务:“抢修宜梅35kV线路故障。”班长薛卫国二话没说,便带上队伍和一袋面包,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到了事故地点。经过三四小时的煎熬,才把故障排除,而这时已是下午3点多了。正当大伙准备轻轻松松地吃几口面包、喝点矿泉水的时候,新的任务又来了。“梅七35kV线3号杆断线。”梅七线是直供梅田矿区的用电线路。此时,还有许多矿工在井下作业,线路断线,就意味着矿工的生命受到威胁,怎么办?薛卫国毫无犹豫地大手一挥:“兄弟们,再坚持一把。”望着已连续在外抢修多日的薛班长那坚定的眼神,早已累垮了的兄弟们便又精神抖擞起来。梅七线3号杆在梅田刘家湾的山顶上,有近5公里的山路,大家只能连滚带爬地赶到山顶。望着3号杆上厚厚的雪冰,大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正当大家想上的时候,薛卫国和刘小勇已经系好了安全带,穿上了脚扣踏板。每爬一步,都要奋力撬开电杆上的冰,薛卫国最先爬上了15米高的电杆,此时,雨夹着雪纷纷而下,掠过脸上,撕心裂肺般疼痛,直到下午18:25时,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的高峰乡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乡镇之一。1月10日,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始覆冰,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水管道全线冰裂,水源阻塞,供水中断。素有“古丈水老官”之称的水务站站长向昌学带领本站工作人员迅速出动除冰,他们步履艰难地行走了3000多米,攀到水源处用随身携带的木棒撬开冰块,又动员组织受益户筹集资金购置了2000多米新水管,握着草根树枝边滑边拉,硬是把输水管一米米地接下来,确保了高峰乡直机关及高峰中学3000多人的日常生活用水。在抢修中,他们的双手被冰块划出了一道道口子,流出的鲜血冻成了一朵朵红色的冰花。
  在衡阳、怀化、邵阳、常德、株洲等地市,水利人也同样与冰魔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斗争。还有数不清的动人情节一幕幕出现在抗冰抢修的一线。全省水利人正用行动抗击着冰魔,保卫着百姓。
  经过连续奋战,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农村供水工程抢修资金8864万元,修复工程4137处,更换供水管道184.1公里,更换水表18.7万个,恢复正常供水人数134万人。
  全省水利系统抗冰救灾战役仍在继续,我们有理由相信,凭着湖南水利人众志成城的决心,他们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8年1月15日

作者:王琳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