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司:扎实做好规划计划工作 全力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08-01-24

扎实做好规划计划工作
全力推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规划计划司

    根据陈雷部长在本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就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向大会作一汇报。


    一、规划计划工作取得新进展,促进了水利中心工作


    2007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围绕部党组提出的水利中心工作,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新的进展:


    一是基本实现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建设目标。至2007年底,治淮19项骨干工程投资累计完成81%,实物工程量完成85%以上,已有13项工程全部完成,4项基本完成,2项正在加快实施,基本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建设目标。组织完成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总体评估,编制了进一步治理淮河建设规划。此外,重点水利建设取得新进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正式启动。


    二是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规模止跌回升。2007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规模达到340.52亿元,比2006年增加14%,重点保证了部党组确定的“四件大事”的投资需求。目前,已初步落实2008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规模约380亿元,比上年增加11.8%,扭转了前几年中央水利建设投资下滑的局面。


    三是水利规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全国和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基本形成。加大了规划审批的协调力度,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等4项重大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准。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等重要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


    四是规划计划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和《水利部规划及建设投资管理决策制度》。下大力气加强面上项目管理,积极落实前期工作、投资管理、配套资金等措施。加强规划计划队伍建设,加大了干部培训和交流力度。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应对规划计划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水利规划计划的角度看,水利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第一,水利基础设施能力总体上还不适应。1998年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近7000亿元,其中中央水利建设投资3150亿元左右。大规模的建设使水利基础设施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水利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蓄滞洪区、中小河流、病险水库等仍是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尚未形成,水资源综合调控能力还不强。


    第二,水利协调发展的水平还不适应。水利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中西部水利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发展较为滞后。


    第三,水利建设的投资保障还不适应。加快水利建设,促进水利协调发展,需要适度的投资规模保障,但水利一直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尽管目前中央水利建设投资有所增长,但仍存在较大的投资缺口。


    第四,规划计划的基础导向性和约束性功能发挥还不够。水利规划编制相对滞后,现有规划的基础导向性和刚性约束作用还不强,规划的社会管理作用发挥不够;地方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短缺,重点项目储备明显不足;面上项目管理存在着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审批不规范、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等问题。


    三、扎实做好2008年规划计划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


    (一)着力加强事关国计民生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水资源合理配置、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和水利信息化等重点水利建设。一是落实好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2008年中央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0亿元左右,农村饮水安全64亿元,灌区节水改造和泵站改造25亿元。二是落实好进一步治淮、太湖水环境治理、石羊河重点治理、洞庭湖综合治理等工作,加快推进在建重点工程建设。三是落实好以水资源配置为重点的水资源工程建设,继续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供水安全。四是落实好以水文和水利信息化为重点的行业能力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高水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加快完善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


    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为重点,继续完善水利规划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加强规划的全过程管理。二是完成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行政协调,力争年内规划成果具备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条件。三是抓紧跨界河流规划、省际河流规划、中小河流治理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等编制。四是强化规划归口管理工作,抓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


    (三)积极争取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政策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水利投入长期波动和投入不足问题。一是继续争取增加中央预算内水利建设投资规模,保证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投资需求。积极争取财政扩大水利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建设。二是争取将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年限延长至2020年;争取设立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加强中西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研究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三是各地也要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对水利的投入比例,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渠道,切实加大对水利的投入。

 

    (四)组织开展事关水利长远发展的重大专题研究


    针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举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事关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一是筹划“十二五”乃至更长远的水利发展问题。结合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研究提出我国水利长远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标。二是围绕全国、流域、区域水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重大水利专题研究,如稳定增加水利投入的政策研究、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水利政策研究、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等。

 

    (图为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发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1月24日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