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至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漏水量是相当惊人的。”今天上午,在乌鲁木齐市“世界水日”宣传活动中,大量节水用水知识深入到市民心中。
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乌鲁木齐市在南湖广场举行了大型宣传活动。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水资源量为10.54亿立方米,可利用量8.23亿立方米,目前已开采使用7.8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总量的74%。而国家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一项调查指出,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量不得超过水资源总量的70%,否则就会挤占生态用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乌鲁木齐的水资源利用已经达到极限。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又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乌鲁木齐这座缺水的城市,提倡节约用水尤其重要。
本届“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发展水利,改善民生”。水利既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束庆鹏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区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增加。全区已建成各类水库485座,渠道32万公里,年引用地表水约480亿立方米。此外,全区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59.7亿元,建成防渗渠道工程13万公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00万亩。我区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的农村人口为633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6.7%。通过水利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来源:新疆日报 2008年3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