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饮水卫生吗?“世界水日”广东关注咸潮话题
本站3月22日讯(记者 粤水婷)今天(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论及饮水是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时,最令广东人谈虎色变的莫过于 咸潮了。
咸潮日益成为珠三角饮水安全之困
近年来广东每到枯水季节,咸潮、咸害、咸情以及调水、补淡、压咸等字眼就高频率跃现于媒体,备受读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人为活动过度激烈以及全球变暖等因素使其加剧并逐步成为一种水害。近几年来广东沿海咸潮频繁发生,是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比如疯狂过度滥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导致咸潮上溯的动力加强、范围扩大、频率增多。另一方面,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长期的累积效应也非常明显,使得咸潮影响到更广的地区。
对于珠三角来说每年咸潮最早影响的区域要数中山、珠海,平均发生在每年10月中旬。此时华南地区后汛期结束导致的降水迅速减少,西江上游来水锐减,西江下游的磨刀门水道咸潮期开始活跃。珠三角的河流入海方向通常是向东南~东北,冬季一旦出现强烈的东北风会加剧咸潮的上溯。由于西江上游的采砂严重,导致西江水向北江流去(西江和北江在佛山市境内汇合,然后又各自分开),使得北江的入海口(广州番禺附近)的咸潮缓和,西江入海口的珠海咸潮加剧。
近年来的华南地区的台风偏少,降水严重偏少,加上雨洪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匀,导致近年来的咸潮活动愈加猖獗,磨刀门水道通往中山、珠海等地的水源咸度从250度飙升到3000度乃至更高!严重时上述地区曾经靠矿泉水做饭洗涤解燃眉之急,而且水厂在最艰难的时候还实行分时段减压供水,高层的住户基本上无法用上自来水。
水体含盐度超过250度为不卫生不达标
每逢咸潮来临,对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至农业灌溉都有一定的影响。自来水会变得咸苦,难以饮用;长时期饮用氯化物含量多的水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会损害机器设备;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通常而言,咸度(亦称盐度)测量单位为度,一度为一升河水中大且微克氯化物(包括氯化钠),按照国家饮用水标准含氯度高于250度毫克/升为不符卫生超标水,当河道水体含盐度超过250度就不达供水水质标准。如钢铁工业生产要求总咸度不能超过200度,电厂锅炉用水要求咸度300度以下;水稻育秧期则要求咸度低於600度。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咸潮对珠澳两地供水安全构成威胁,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去冬今春珠江流域遭遇近50年来的伏旱,加上随着珠澳两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量快速递增,咸潮影响更加明显。
珠江三角洲彻底告别咸潮指日可待
如何彻底解决珠江三角洲的不受咸潮影响确保供水问题?日前广东省三防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尽快开展珠江三角洲供水规划,调整优化供水布局,分步实施珠江水量统一调度、珠海竹银水库建设和珠江三角洲供水体系建设,从根本上保障珠海、澳门咸潮活跃期依然正常有序供水,与此同时拟考虑从西江调水摆脱珠三角长期受咸潮困扰确保量足质优的饮用水安全。
谈及解决珠澳两地咸期供水安全的关键性工程——竹银水库何日兴建时,黄柏青透露,竹银水库工程如期开工建设是粤澳合作联席会议《粤澳供水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内容,协议确定竹银水库建设目标是:力争在2008年开工建设,2010年底建成发挥效益。
据了解,竹银水源工程位于珠海市斗门区六乡镇,拟建水库正常水位为50米,最大坝高51.5米竹银水库调节库容3900万立方米,相应水库总库容4400万立方米;取水工程取水能力约需90万m3/d。主要建筑物由泵站、水库、输水管路、输水隧洞及配套附属工程组成。泵站布置在珠海境内受咸潮影响最低的竹洲头附近,枯水期将磨刀门淡水输入竹银水库,并在库尾以输水隧洞引至下游平岗泵站的供水管网,用于澳门及珠海市区的供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2008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