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面向国际水利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新时期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中心工作,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加快形成和发展水生态等新型学科。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依据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努力贯彻以竞争和流动为核心的动态管理原则,进一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加强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科学与水工程重点实验室、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文水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利部水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申报水利部小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加快形成和发展水生态等新型学科;重视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加大各种纵向项目申报和院基金管理力度,精心组织“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实施,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科技成果水平。
第二,努力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在重视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重视培养高端科技人才。加强对科技骨干和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第三,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十五”以来,强化公益性项目研究,引导科技人员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用水安全以及灌区改造和建设等水利部中心工作作为科研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承担并开展了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科技部技术开发、科学仪器设备改造升级技术开发、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推广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共享和重大标准、水利部重大基础研究、“948”引进、现代水利科技创新计划、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等项目以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和标准规范的编写与修订等科研工作。
第四,弘扬院所创新文化。在大力建设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保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省、部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院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力弘扬“科学、民主、宽容、关爱”的院创新文化,开展“爱院、爱所、爱岗、爱家”的教育活动,提倡科学民主的作风,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科学和谐的良好氛围,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进一步完善了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增强了凝聚力和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