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加强科学研究实现水循环的和谐

2011-04-19

  所谓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就是“在水的社会循环中,遵循水的自然运动规律,科学地使用水资源,不过量开采水资源,同时将使用过的废水经过再生净化,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水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洪水是地球水循环的组成部分。分洪是防洪工程常用的办法,我看可以发扬光大。在各流域防洪规划上留有足够利用的大面积洼地、原野作为蓄洪区,削减洪峰。同时洪水在广阔地区入流大小湖泊,入渗地下,灌满地下水库,就最大限度地调节储存了洪水资源。在枯水季节也可保持地下水水位和河流枯水流量。

  城市洪水灾害多是内涝造成的。城市化,以硬化了的地面、屋盖代替了蓄水能力强盛的草原、森林、湿地,整个城市像被一张不透水的大网盖住。一遇大雨,地面径流顷刻涌入城市河流,往往成灾。而枯水期城市河流无地下水补给常常断流。因此,城市规划、小区建设要注重绿化、渗水地面和渗水雨水道系统的建设,从而恢复城市雨水的正常循环。

  现代社会用水循环已给自然水文循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是形成水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反思之后,我们应建立健康的社会水循环。所谓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就是“在水的社会循环中,遵循水的自然运动规律,科学地使用水资源,不过量开采水资源,同时将使用过的废水经过再生净化,使得上游地区的用水循环不影响下游水域的水体功能,水的社会循环不损害水自然循环的客观规律,从而维系或恢复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样水的社会小循环就可以与自然大循环相辅相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与再循环是社会用水健康循环的切入点,可以同时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的两方面问题,有一石二鸟之效。所以在该区域城市污水没有充分利用之前,不宜从外地调水和利用海水等其他非传统水资源。

  现在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已经与城市点源污染相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水土流失、农田径流、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负荷之中,农业肥料体制是一项重大问题。现代农业用化肥完全替代了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把传统的有机肥往往排河变成了污染源。我们的任务是把已成污染源的农家肥、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城市污水厂污泥、有机垃圾再恢复成农田肥源。这就遵循了农田养分自然循环的规律。

  21世纪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只有建立起循环经济型社会才能持续发展,而社会用水的健康循环,人类社会与地球水循环的和谐是循环型社会的基础。虽然这种理念的实现还任重而道远,但从长远看,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3月28日

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杰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