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水利厅总工甘明辉发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湖南省水利厅全面落实水利部加快水利科技工作发展的决定,紧紧围绕水利工作实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创新求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人水协调现代水利体系建设,为湖南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十五”以来,我省水利系统完成水利科研项目100多项,组织鉴定水利科技成果6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7年我省申报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首获成功。取得这些成绩,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机遇,加快水利科技发展
一是把握全国科技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要求用15年时间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水利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水利科技工作发展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创新引领、科技支撑、跨越发展、惠及民众”的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总体要求,这为我省水利科技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广阔的舞台。
二是把握湖南水利事业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湖南水利事业快速发展,不仅对水利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水利科技围绕水利发展,广泛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丰硕成果,促进了水利建设事业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近2年,就安排科研项目120余项次,解决了我省水利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把握长株潭城市群列入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充分发挥试验区先改先试先行的优势,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先行,不断探索完善水利科技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增强水利科技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水利科技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合力,保障水利科技发展
为实现湖南水利科技“十一五”目标,我们立足实际,从组织领导、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制度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统筹安排,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政策合力。我厅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南省“十一五”水利科技发展规划》、《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要求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认识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号召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崇尚创新。建立了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职责分明的科技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厅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厅科技领导小组,组建了厅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全省知名专家学者30余人担任科技委委员,重新调整了“湖南省水利水电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明确由湖南省水利学会对全省水利科技成果进行评审奖励。
二是整合资金,强化投入合力。科技经费投入是水利科技发展的关键,2006年8月,我们争取省发改委、财政厅的支持,联合出台了《湖南省水利科学技术投入的筹集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水土流失防治费、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有关水利资金中按比例切块,筹集水利科技经费,建立水利科技专项资金。并从省级水利基建投资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水利科技基建投资,用于省级水利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技术研究中心、水利科技示范项目等的建设。该《办法》的出台,形成了水利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我省水利科技投入由原来每年不到200万元增加到每年近1000万元。
三是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合力。为激发科技攻关的活力,促进科技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我厅于2006年7月制定了《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对水利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经费管理、实施管理和成果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实行立项审查制、专家评估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负责人制。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必须签订《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合同书》,科技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承担单位按合同书及有关财务资金管理规定执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完成后接受审计和验收,并及时进行成果鉴定。
为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自2006年起,我厅改革科技奖励制度,加大了对水利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每年颁发一次。设立了水利科技奖励基金,每四年颁发一次水利科技贡献奖,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务求成效,推动水利科技发展
一是科技学术活动丰富多彩。我厅十分重视学术团体的学术工作,把水利学会的学术活动当作水利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省水利学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929名会员的学术团体。学会围绕湖南的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利经济、水利建设和管理等课题,共举办各种学术活动60多次,交流学术论文500多篇,其中有13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与此同时,坚持以开展科技活动带动水利科技研究,通过组织学术交流、课题研讨、科技考察等活动,繁荣学术氛围和科学研究。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扎实有效。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是促进水利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重要环节。我厅着力抓了水利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工作,结合湖南水利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安排了40多项推广开发项目,引进推广了30多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解决了水利建设和管理中一系列的生产技术难题,如泵站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研究,防汛信息采集系统集成与信息共享,农作物节水灌溉制度研究等,初步形成了以水利科技管理部门为龙头,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三是科研攻关水平不断提高。在服务水利发展的过程中,水利科技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突破传统的实验研究,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理论和高新技术,促进科研攻关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加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广泛推广土工织物、塑料薄膜“U”型渠槽等新技术,修建防渗渠道1.3万公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病险水库大坝坝体渗漏处理中,应用新型土工复合膜新材料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处理技术。
今后一段时期是我省水利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认真落实陈雷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年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十一五”湖南水利科技攻关的九大重点领域,力争用5~10年时间,基本建立五大体系,即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水利科研创新体系;健全运行有效的水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具有权威的水利科技咨询和技术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水利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建立完善科学的水利科技政策保障和管理体系。
这次会议以后,我们将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务院领导的重要讲话、陈雷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2007年年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这次会议的精神,认真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抓住当前重视科技、支持科技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先行的作用,开创水利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人水协调现代水利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