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长江委栾临宾老师送我一本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林一山回忆录》样书,并嘱咐我写点读后感。
林一山,是长江委人的骄傲,也是中国水利人的骄傲,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位大家,一位深得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喜爱和器重的治水帅才。

2001年6月18日,林一山(右三)与黄友若(左四)、魏廷琤(左三)、蔡其华(右二)、周保志(左二)、丁福五(左一)、杨贤溢(右一)、文伏波(右四)等长江委主要领导人在北京民族饭店门前合影。
《林一山回忆录》是由93岁高龄的原长江水利委员会第一任主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第一任主任林一山口述整理而成,真正的实话实说。全书分为青年时代,军旅生涯,投身水利三大部分。青年时代,他作为中共北师大支部书记、参与并领导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5月,他作为白区代表出席了毛主席在延安主持的全国党代会;军旅生涯中,他作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参加并指挥了天福山起义、威海起义,并在1938年2月攻打牟平的雷神庙战斗中光荣负伤;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中共辽南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和四野南下工作团秘书长,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林一山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下,主管长江治理开发工作。他负责接管了国民党政权的长江水利工程总局,组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并为锻造这支国内最大、技术优势最强的水利科技队伍倾尽心血;他提出了治江“三阶段”战略,并始终重视搜集、整理和保护长江流域基本资料,为长江流域规划和一大批骨干枢纽工程的设计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领导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工作,领导并指挥了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量的开创性、建设性的勘测规划设计科研工作,直接领导了荆江分洪、长江葛洲坝、汉江丹江口、陆水蒲圻等多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为长江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准备了科技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他极为重视长江防洪、长江科学研究、长江水土资源的利用保护,注重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今日长江水利建设的各项重大成就中,无一不有林一山的超常智慧和独特的贡献。他是长江水利委员会这支队伍的领头雁,他是长江委人的杰出代表,他是打造长江水利委员会这块金质招牌的顶级巨匠。林一山,无愧“长江王”的称号。
我在宣传新闻出版的工作岗位上,有幸5次专访林一山主任,2次参加了分别在武汉和北京举行的林一山治水思想研讨会,并多次听取了黄友若、魏廷琤等长江委继任领导、著名专家、基层干部和外业职工的介绍,也与林主任的亲人、秘书、医生有过多次交谈。因而先后写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长江》、《一山一水总是情》(与孙军胜合作)、《长江水终将流向北京》、《林一山话说长江综合治理》,并在林老九十大寿时在科技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走近林一山》。与此同时,为林主任拍摄了多幅照片,其中一张林主任与长江委多任领导的合影尤显珍贵。
采访中有些精彩片断回放如下:
在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林主任回到长办,住长办招待所。他特别强调:“写长江建设成就,一定要突出党的领导,一定要突出毛主席、周总理的对长江水利的卓越贡献。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在长江治理中,帝王将相不行;北洋政府不行,蒋家王朝也不行。”他还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给了长委会许多机遇和施展才干的平台。我们依靠整体优势,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1989年10月,林一山回汉出席在武汉美术馆举办的《万里长江第一坝》摄影展,此时,林老刚刚荣获国家科技特等奖,委办公室托我将获奖证书在采访时带给林主任。我和孙军胜在采访时祝贺林老获此殊荣。林主任说:“葛洲坝工程的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说明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兴建任何一座中国人需要的水利枢纽。对于我本人获得此荣誉,表明我当一个中国水利工程师合格。”
1991年4月30日,我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查勘采访后来到北京林主任家。林主任说:“做好南水北调工作是完成毛主席交给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要力促南水北调工程早日开工、早日发挥效益。不解除包括北京在内的北方缺水问题。中国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他还兴致勃勃地谈了他一个神奇的西部大调水设想,即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五大水系调水800亿立方米引到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可将约2亿亩沙漠荒地改造成稳产、高产的农林区。为此,林老不顾年迈,带领长江委专家四上高原查勘。如按林主任设想的调800亿立方米的水量,解决2亿亩农田的灌溉,这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将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巨变呢?答案是不可置疑的。
2000年9月,我和陈星从河北承德开会后,根据领导安排,我们一同带着长江委新出版的长江志水文篇、水政篇、测绘篇三本书送给林主任。林一山自1984年至今一直担任长江志编纂委员会名誉主任。他说:“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修的《长江志》是长江第一志,是千百年来长江治理和流域开发的科学总结。前人没有干过,后人十分需要,因而是一种功在当代、惠及千秋的大事。他殷切希望长江水利人很好地总结治江工作中的经验,使我们今后在治江工作中能站到一个新的起点,再创新的辉煌。
2001年6月,我在采访林主任之余顺便问及林老长寿的奥秘?林老说:“干水利的人非常辛苦,但长寿的人居多,因为干水利的人总在爬山涉水,在大自然中享受幸福和快乐。关于我自己,一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计较个人的名列地位,能够在逆境中奋起,全身心地多做对人民有利的好事,努力去干成一、二件大事;二是勤于动脑,大脑的运动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大脑直接带动并指挥全身运动;三是粗茶淡饭,生活简朴;四是坚持真理、敢说真话,不给自己的身心添烦恼。
来源:长江水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