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7日讯 (记者 席晶 王健康 於甜) 4月17日下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异地紧急视频会商会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关于“要认真部署安排防御工作,海上作业人员和受威胁地区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要切实落实好。今年台风来得如此之早,提醒我们务必要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批示,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珠江防总和国家防总部分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一起分析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的形势,研究部署防御工作,并要求重点强化六个方面工作。
陈雷指出,受极端气候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大陆的时间越来越早,局部突发气候事件越来越多。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有四个特点:一是登陆早。“浣熊”预报登陆时间比历史最早记录提前半个月,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二是移动快。“浣熊”生成后,迅速向我国海南省南部靠近,在海上活动时间只有3~4天。三是强度大。“浣熊”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风力有10~12级,部分海域风力达13级以上。南海大部海面、海南北部和南部沿海将有7~9级大风,琼州海峡、广西沿海和广东西部沿海也将有6~8级大风。四是雨量大。海南、广东中西部沿海将有40~90毫米的降雨,海南南部和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可达100~150毫米,海南西部地区降雨量将超过180毫米。
陈雷充分肯定了有关省(自治区)的防御准备工作,要求有关地区认真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第1号台风的防御形势,从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超前部署,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科学防控,把各项防汛抗台工作做在前头,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努力减少财产损失。重点要强化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高度重视,超前进行部署。立即对防汛抗台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明确防御重点,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因工作疏漏或措施不到位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第二,要加强领导,落实防御责任。各级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靠前指挥,恪尽职守,落实责任,全面做好组织动员,切实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御措施有力、有序开展。第三,要密切监视,搞好预报预警。气象、海洋等部门要密切监测台风的发展动态、风力变化、影响范围和台风影响海区的海浪以及沿海地区风暴潮增水等,及时发布台风和海浪预警信息。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文测报,及时发布雨水情信息和水情预测预报。第四,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台风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做好海上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危险地区群众转移工作。第五,要强化措施,实行科学防控。在充分做好防风、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对确保水库安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镇防洪排涝等工作做出详尽、周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要高度重视中小水库、中小水电站、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第六,要统一指挥,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团结战斗,通力合作,在台风防御工作中发挥综合减灾作用,提高防御台风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于4月15日14时在南海生成,16日14时加强为台风,17日13时位于海南三亚东南方约43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每秒)。据气象部门预测,“浣熊”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18日下午至19日白天在海南省东部登陆,也有可能擦过海南东部沿海继续向北移,将影响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
面对第1号台风“浣熊”即将登陆并影响我国部分沿海省区的严峻形势,国家防办先后两次发出通知,对“浣熊”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防总工作组已抵达海南省防台风一线,检查指导台风防御工作。有关省、自治区积极开展防御工作:海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早部署、早防御,强化落实防范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做好出海作业渔船的回港避风和危险区域群众的安全转移;二是对病险水库和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好安全度汛措施;三是全面进行危房、校舍的安全检查;四是切实做好城市排涝和山地灾害防御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沿海地区全面做好防御工作,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宣传到位,监测预警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突出抓好船只回港避风和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地带人员转移。按照“不少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做到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也高度重视,按照防御台风预案,对“浣熊”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链接:陈雷在国家防总防御第1号台风“浣熊”异地视频会商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