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防总防御第1号台风“浣熊”
异地视频会商会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 陈 雷
(2008年4月17日)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对防御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工作高度重视。今天下午,我们紧急召开防汛异地视频会商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同志关于“要认真部署安排防御工作,海上作业人员和受威胁地区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要切实落实好。今年台风来得如此之早,提醒我们务必要对今年的防汛工作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批示,研究部署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的防御工作。刚才,中国气象局、水利部水文局和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省区的负责同志分别介绍了台风暴雨预测预报和防御工作情况,财政部、民政部的同志也谈了很好的意见。
从各部门会商和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省区同志介绍的情况看,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目前位于三亚东南方向430公里的海面,强度仍为12级,预计18日下午至19日白天在海南省东部登陆,也有可能擦过海南东部沿海继续向北移。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有四个特点:一是登陆早。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预报登陆时间比历史最早记录(1971年5月3日热带风暴在海南乐东登陆)提前半个月,将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比多年第一个台风平均登陆时间(6月29日)要早两个多月。二是移动快。“浣熊”于15日生成后,台风中心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向我国海南省南部靠近,在海上活动时间只有3到4天。三是强度大。历史上,1991年4月28日登陆的热带气旋仅为热带低压量级,1971年5月3日登陆的热带气旋为热带风暴,强度都小于“浣熊”。“浣熊”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或地区风力有10~12级,部分海域风力达13级以上。南海大部海面、北部和南部沿海将有7~9级大风,琼州海峡、广西沿海和广东西部沿海也将有6~8级大风。四是雨量大。海南、广东中西部沿海将有40~90毫米的降雨,海南南部和东部、广东雷州半岛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可达100~150毫米,海南西部地区降雨量将超过180毫米。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刚刚进入汛期,就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台风,台风来得如此之早、强度如此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我们的防汛防台准备工作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台风来得早形成突然袭击之势,各级干部的思想准备可能不足;另一方面,沿海打工和旅游人员多,群众的防范意识较为薄弱,进一步增加了防御难度,形势不容乐观。
从刚才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省区介绍的情况看,各地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海南省省委、省政府坚持早部署早防御,强化落实防范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做好出海作业渔船的回港避风和危险区域群众的安全转移;二是对病险水库和正在除险加固的水库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好安全度汛措施;三是全面进行危房、校舍的安全检查;四是切实做好城市排涝和山地灾害防御工作。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沿海地区全面做好防御工作,坚持做到“四个防止”、“四个到位”,“四个百分之百”,一是责任到位,二是宣传到位,三是监测预警到位,四是防范措施到位。突出抓好船只回港避风和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地带人员转移。按照“不少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做到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广西、福建等省区也高度重视,按照防御台风预案,对“浣熊”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国家防办先后两次发出通知,对“浣熊”的防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防总工作组已抵达海南省防台风一线,检查指导台风防御工作。
面对第1号台风“浣熊”即将登陆并影响我国部分沿海省区的严峻形势,我们一定要从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超前部署,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科学防控,把各项防汛抗台工作做在前头,全力避免人员伤亡,努力减少财产损失。
第一,要高度重视、超前进行部署。有关地区要高度重视“浣熊”防御工作,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立即对防汛抗台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全力做好防御“浣熊”台风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明确防御重点,从防强风、防暴雨、防山洪地质灾害,海上船只回港避风、渔排养殖人员转移上岸、低洼地带群众转移和危房校舍安全检查、城市排涝等基础设施抢护、水利工程调度等方面,全方位提前进行统筹安排,切实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因工作疏漏或措施不到位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第二,要加强领导、落实防御责任。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从最不利的情况考虑,紧急动员起来,立即启动防台风预案。各级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到位,进行24小时应急值守,台风影响地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靠前指挥,恪尽职守,落实责任,全面做好组织动员,切实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御措施有力、有序开展。
第三,要密切监视,搞好预报预警。气象、海洋等部门要密切监测台风的发展动态、风力变化、影响范围和台风影响海区的海浪以及沿海地区风暴潮增水等,作出滚动预报,及时发布台风和海浪预警信息,为台风防御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提高群众的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文测报,及时发布雨水情信息和水情预测预报,为江河湖库科学调度提供依据。
第四,要以人为本、确保人员安全。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作为防御台风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安排,重点落实。要突出做好海上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危险地区群众转移工作,出海船只要全部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危险地区人员要全部转移。要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和游客的安全转移工作,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要加强港口、码头、航线和已回港避风船只的监管,保障人员和船只安全;要加强对学校、建筑工地、高空构筑物、广告牌、霓虹灯、危房和简易工棚等设施的现场检查,发现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时进行排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台风防御工作要科学安排,突出抓好“防”、“避”、“救”三个重要环节。在台风到来前,要以“防”为主,充分准备,积极防范;在台风到来时,要以“避”为主,及时撤离,避免人员伤亡;在台风过后,要以“救”为主,及时实施和做好各项救助救援工作。
第五,要强化措施、实行科学防控。在充分做好防风、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对确保水库安全、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镇防洪排涝等工作做出详尽、周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要高度重视中小水库、中小水电站、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群众生命安全,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
受台风影响地区的水库要充分发挥拦洪错峰作用,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或空库迎汛,出现险情的水库要及时采取抢护措施,果断撤离受威胁区域的群众,避免水库垮坝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切实加强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监测、巡查和避险,按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转移受威胁区域的群众。同时,沿海有关地区要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低洼地、地下停车场、排水管网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防洪排涝措施,避免因大面积洪涝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第六,要统一指挥、加强协调配合。防台风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水利、气象、民政、建设、国土、海洋、农业、交通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团结战斗,通力合作,在台风防御工作中发挥综合减灾作用,形成防汛抗台工作的合力,提高防御台风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台风防御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各项工作主动扎实,措施细化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台风造成的灾害损失。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防汛抗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夺取防御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的全面胜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