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水文数据不间断


2008-05-23

水利部抗震救灾水文专业组的前沿指挥部简朴而忙碌

 

    中国水利网站记者贾志成绵阳报道:“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灾区人民最好的贡献。”四川省水文局绵阳分局的杜后奇局长道出了水文人的心声,“为了水文数据不间断,再苦再累也值。”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四川境内形成多达33个堰塞湖,多处水库出险,次生灾害隐患不断,搞好水文监测,迅速及时地为上级部门提供一手水文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地震发生以来,水利部专门成立了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水文专业组,以进一步强化水文监测,并从长江委、四川、湖南及江西省等水文局紧急抽调3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了10 个堰塞湖现场勘测小组(突击队),对已形成的堰塞湖按照轻重缓急进行现场勘测。鉴于余震不断、交通严重受阻及设备局限等原因,截至发稿时,水文专业组已对8个堰塞湖成功实现水文监测。据水文专业组组长王俊介绍,对堰塞湖实施水文监测十分不易,在交通、通讯、生活等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突击队员们急灾区所急,做灾区所盼,携带GPS、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赶到指定位置开展测量。尽管测量过程中遇到余震,时有飞石下落,险象环生,但队员们应用避险经验,一一化解险情,经过艰苦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北川唐家山堰塞湖的勘测尤为艰苦,5月16、17日曾先后两次组织敢死队4名队员前往突击监测,且在9名登山队员、50名军人的护送下皆未如愿。哪里有困难,哪里去克服。水文工作组将于5月23日,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水文监测工作再次发起冲击。

     水文监测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应对突发性水质事件的水质水环境监测,从5月15日开始,四川省水文局便在上级有关单位的科学指导下已经对重灾区的主要河流出口进行监测,共计有10个断面,并实施按每两天一次的频率执行加密监测,因为交通原因收取水样只能徒步。同时,对非重灾区及重要城市水源地的河流控制断面也按每两天一次实施加密监测。而对于全省重要水源地则加密监测至每天一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5月23日

作者: 贾志成
SRC-54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