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记者贾君洋报道:
雨一直下。在汶川地震后38个多小时的5月14日凌晨5点多,四川绵阳刚刚透亮的天空,笼罩在灰蒙蒙的阴雨之中。
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绵阳工作组人员,此时早已迅速集结,穿上雨衣,乘车到达地震重灾区安县,然后徒步进山,查看安县茶坪河肖家桥堰塞湖具体情况。据了解,汶川地震震落的大量山体滑坡,堆积在茶坪河肖家桥段,形成一处较大的堰塞湖,影响着河道防洪安全。但由于肖家桥堰塞湖具体情况不明,无法形成科学正确的决策处置意见。
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查明肖家桥堰塞湖具体情况就成为当务之急。
在出发的3个多小时前,工作组刚刚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水利部门工作人员分析研究认为,到达肖家桥困难重重,距此有十多公里,全是山体滑坡,根本无路可行。徒步爬山进入重灾区安县肖家桥的深山中,查明堰塞湖具体情况,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不要进山了,山石到处不断的崩塌,根本没路,危险的很啊!进去恐怕就出不来了”,爬山徒中碰见从山中逃出避难的老乡,不时地告诉工作组一行前方险情时有发生。他们更多流露出惊讶的目光,出山避难的老乡多了,但不顾生死进山的人,还是头一回遇到。
雨还在下,山路泥泞打滑,小的余震时有发生,哗啦啦的山体滑落的声音响在耳边。稍有不慎,就会让他们倒在山体滑坡中,威胁到生命的安危。
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工作组一行人员心系灾区安危。道路艰险,阻不断他们与灾区人民心心相连的血脉浓情。困难再大,难不倒他们排查险情的坚定决心和不怕牺牲的勇气。
在道路阻断,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随时袭来的情况下,工作组一行冒着生命危险,踏着泥泞的山路,穿越山体滑坡不断前行。历经近4个小时,他们艰难跋涉到茶坪河肖家桥堰塞湖。刚登上堰塞湖坝顶,他们立即感觉到一阵猛烈的晃动,几乎摔倒,大量的山体随即滚滚而下,冒出浓浓的烟雾,是又一次大而强烈的余震发生了!
工作组一行人员个个头上冒出了冷汗,如果此刻正爬行在山中,谁能说生命无忧呢?
震后稍定,工作组一行人员立即认真仔细查看肖家桥堰塞湖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河道防洪安全决策提供了保障。
此刻,雨也停了,阳光照耀在工作组一行人员的脸上,十公里多的路,在人生的长河中真的太短了,也不足以道。但这十公里多的路,却关系到安县下游8万多人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足以使工作组一行人员刻骨铭心。
回途之中,工作组一行遇见了前来此处查险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方才得知自己是第一批达到安县肖家桥排查险情的抗震救灾人员。
十公里生死路,照亮的是“献身、求实、负责”的水利行业精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8年5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