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滇、黔、桂、粤、湘、赣6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km2(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km2),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2004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17736亿元(当年价,下同),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流域东部及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是流域内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下游受洪水威胁的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和农业产值均居首位,单位土地面积的工业产值仅次于太湖流域而居第二位。


为什么国务院在批复文件中强调要加快前期工作,促进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尽快开工建设?


2007-05-15

    珠江是我国洪灾多发河流,1915年7月西、北江同时发生特大洪水,珠江下游堤围几乎全部溃决,广州受淹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378万人、648万亩耕地,死伤10余万人,1947年、1949年西江大洪水受灾超400万人、600万亩耕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江连续发生“94.6”、“94.7”、“96.7”、“98.6”、“05.6”大洪水给广西浔江沿岸、梧州市以及西江下游造成较大的洪灾损失,暴露出珠江流域尚未得到总体治理,缺乏有效手段调控西江洪水,防洪体系不完善,整体防洪能力不足。

 

    珠江洪水主要来自西江,目前,西江上游在建的龙滩水库由于控制西江流域面积较小、不能控制流域暴雨中心的洪水,防洪作用有限,而西江大藤峡控制了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以上流域面积和洪量的60%、65%,在流域防洪中具有重要地位,与龙滩联合调度可将广州、梧州等城市防御西江洪水的能力提高到100~200年一遇,与北江飞来峡联合调度,可有效防御1915年大洪水。2005年6月洪水后,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在向国家防总汇报灾后重建工作时,均明确提出要求加快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等骨干防洪枢纽的建设。因此,是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完善流域防洪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防洪安全保障的迫切需要。

 

    同时,遇枯水年份通过大藤峡的生态调度,使西北江进入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流量2500m3/s的保证率提高到近95%,可将思贤滘枯水期最小流量由1120 m3/s提高到2250 m3/s,以改善下游河流生态,有效压制河口咸潮、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1500万人的供水安全。大藤峡水利枢纽还是开发可再生水能资源、发展西江航道、桂中治旱发展灌溉农业的重要工程。因此,应加快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前期工作,促进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开工建设。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