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滇、黔、桂、粤、湘、赣6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km2(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km2),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2004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17736亿元(当年价,下同),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流域东部及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是流域内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下游受洪水威胁的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和农业产值均居首位,单位土地面积的工业产值仅次于太湖流域而居第二位。


朱承中:应尽早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


2007-05-24

  大藤峡水库何以在珠江防洪中有这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珠江由东、北、西三江构成,其中西江洪水远远超过其他两江,防洪保护的面积也大,又在下游与北江合流,对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威胁较大,而在系统的防洪建设上又相对落后于其他两江。故西江防洪任务最为艰巨迫切,也成了珠江流域防洪的重中之重。从上世纪80年代,珠江水利委员会成立起,珠江委就致力于编制综合利用规划。而防洪,特别是西江防洪是规划的重点。每次西江防洪规划方案中都拟订以龙滩水库和大藤峡水库为骨干,配合下游堤防以及干支流其他工程的防洪工程体系,用以保障梧州以下直至三角洲的防洪安全,遗憾的是其他工程均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过程中,唯有主要骨干大藤峡水库的建设却因各方存在的歧义始终未能实施。以此次批准的防洪规划来说,龙滩水库有条件设置较大的防洪库容(近期50亿立方米、远景70亿立方米),但只能控制梧州以上流域面积的32%,且与防洪保护距离较远,调度受到限制;大藤峡水库因条件所限只能设置15亿立方米库容,但控制梧州以上流域面积达60%,且离防洪保护区距离较近,可及时调度,有效地削减洪峰。因此,必须联合调度,配合下游堤防等工程,可较好地保障西、北江下游和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

  此次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与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规定的防洪工程相比,应该说主要进步的地方就是对大藤峡水利枢纽的防洪任务和功能,防洪的库容,还有关联到淹没的迁移人数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采用了新的技术措施,利用预报和预警措施,相应减少了专为防洪的移民迁赔。同时还强化了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而上世纪80年代的综合利用规划中,只原则规定了大藤峡水库具有防洪任务,防洪库容多少并没有具体明确,并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这也反映了当时有关方面对此尚无协调一致意见的实际状况和领导机关暂还缺乏作出具体决定的条件。可以说,与20多年前的规划相比,规划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大藤峡水库的功能,规模与建设条件均已基本明确,也就是解决了久悬未决的矛盾,对于西江的防洪来说应该是前进了一大步。这充分反应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西两省区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为解决这一重大悬案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反映了各级领导机关和有关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的统一,以及在此基础上科学治水和团结治水的实施成果。

  当然,大藤峡水库的功能并不只限于防洪(尽管防洪效益很大),还可以发电。针对近年珠江下游三角洲发生水荒的情况,这次规划又增添了枯水期对下游配水供水的任务,还有一定的保护生态和改善的环境的功能等。大藤峡水库的早日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现在来看,以前未能早日建设,对有关各方面都是一个损失,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发展才是硬道理,追求保护自身的利益是自然的,但要着眼于主要方面。更要着眼于发展,而且只有积极合作才能共同受益。要尽快把损失的时间和利益找回来,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认真地完善补充,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达到在“十一五”中后期开工建设的要求。这样,大藤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和珠江防洪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的美好前景将成为现实。

  (作者系中国水利学会规划研究会主任)
作者:朱承中
SRC-75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