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滇、黔、桂、粤、湘、赣6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km2(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km2),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2004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17736亿元(当年价,下同),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流域东部及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是流域内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下游受洪水威胁的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和农业产值均居首位,单位土地面积的工业产值仅次于太湖流域而居第二位。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规划落实


2007-05-24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日前通过了国务院批复,可喜可贺。一部好的规划来之不易,要将蓝图变为现实,更需付出艰苦努力,否则,规划就成了空谈,蓝图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珠江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流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6%,但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全流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中至今未进行系统治理的河流,防洪建设相对滞后于其他大江大河,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规划明确提出了珠江流域防洪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要将这些目标落到实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保障。

  首先要加强领导,积极推进规划实施。防洪规划是为防御流域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防洪工程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属国家基础性设施,其建设主体应是各级人民政府。因此,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把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的治理,尽快完善流域防洪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积极筹措资金,保障防洪建设顺利实施。珠江防洪建设投资规模大,在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流域内各省(自治区)应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地方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以保证防洪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按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合理分摊防洪建设项目投资,在积极争取财政拨款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贷款、外资,加大社会融资力度,建立多渠道集资的投入机制。

  再次,加强防洪管理,建立健全防洪建设与管理机制。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与流域防洪建设与管理相适应的法制保障体系,使防洪工程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下的水行政主体负责制,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相结合,形成统一领导、分级实施防洪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机制。强化流域机构在防洪工作方面的地位和职责,行使法律、法规所赋予的防洪管理职能,制定珠江流域骨干水库运行调度管理办法,为统筹流域的防汛抗旱调度提供法律依据。合理制定各类洪水风险区的防洪风险目标,规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水风险。确保防洪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加强防洪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建立工程建设与设计的招投标制度,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在防洪减灾中的最大作用。

  最后,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洪工程建设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情监测数据的准确、快速传输,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完善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充分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和当地的光热资源优势,开展封育治理为主的植被恢复工程,适当发展薪炭林,解决群众燃料、饲料、肥料等问题。加强农村能源建设,采取多能互补措施,大力发展沼气池,推广节柴灶,保护现有植被,促进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度。加强防洪减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提高工程设计水平,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投资。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7年5月24日

作者:吕娜
SRC-75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