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下午,水利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班进行交流发言。中国水利政研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渝生在学习班上发言。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
中国水利政研会常务副会长 张渝生
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工作任务,为我们党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掌握要点
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新意亮点非常之多。我们一方面要认真研读报告,一方面要十分关注、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下面谈四点认识。
一是高举旗帜,坚持道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灵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能不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文献中的最大亮点和贯穿于十七大盛会始终的主线。十七大报告全面系统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且对这四个方面做了非常具体的阐述。这些阐述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思路、战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三是民生为重,民生为天。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改善民生提高到社会建设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民生的强烈关注和致力于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执政就是要兴国、强国、为民、富民。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十七大报告系统完善地从多方面阐述民生话题,必将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群众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成就,更加坚定跟着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四是和谐为要,繁荣文化。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谐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提出,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推进文化创新,共享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成果,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打造国家“软实力”。
二、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突出重点
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我们从事水利思想文化工作的同志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把握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水利系统思想文化工作实际,提高对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部党组关于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的要求。陈雷部长在水利部传达十七大精神的会议上提出: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以水利实践为载体,弘扬水文化传统,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先进水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水利部党组首次提出推进水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于水利系统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就水文化而言,我们理解,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水作为载体,一旦与人类的实践和生活相结合就产生文化。水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等,水文化建设关系到每个水利单位和水利人,水文化在治水管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政研会会长敬正书同志在部政研会、文协、体协召开的十七大报告学习会上,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部党组关于推进水文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一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部党组提出的“六个坚持”和“六个更加突出”结合起来,全面理解,统一认识。二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与加强水利建设、水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等四个方面有所作为。三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们在水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政研会、文协、体协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可持续发展水利为要,坚持群众性、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水利文化建设活动。
2、提高水利文化软实力,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支撑
一是要深刻理解增强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我们理解软实力的含义是指国家非经济、非军事力量怎样在国际争竞争中发挥作用,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文化是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事业单位所特有的精神文化、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人文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作用力。我们认为,水利行业的软实力是以行业的组织模式、科技能力、管理能力、行业文化、行业社会公信度等所构成的影响行业发展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而行业文化的要素是核心要素。因此,水文化是水利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水利发展史,既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发展史,更是水文化积累、水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近年来,水利部党组在治水方略和理念方面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新思路,以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民生水利等等;在和谐文化建设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开展文明和谐创建等等,体现了水利行业文化软实力对水利职工群体的传承力和凝聚力,并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思路、理念、精神等文化要素不仅在行业内,而且对社会公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对水文化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
二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水利文化软实力。结合我们政研会、文协、体协的工作实际来看,政研会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创新活动和政研成果等方面。水利政研会要成为各级党委(党组)的 “思想库”和“智囊团”,发挥凝聚、配合、指导行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文化建设以及文明和谐创建活动,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水利文协工作要大力繁荣水利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利体协工作要发挥奥林匹克精神,采取更为多样、更为畅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机会,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使我们的水利职工都能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上作用的发挥都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总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切实提高水利行业的文化软实力,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我们要不断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推向深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搞好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能力。我们水利政研会、文协、体协在水利行业有几百个会员单位,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水文化杂志和中国水文化网站做好宣传工作,使各单位、各级领导都重视和关心水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水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水利职工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使水利事业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