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各项工作
为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周英
(2007年11月14日)
同志们:
这次部党组中心组学习班,主要是对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集中、系统、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目的是更好地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几天来,听了陈部长的开班动员讲话和中央党校两位教授的辅导,看了大家的交流材料,听了小组讨论的汇报发言,很受启发,也很有收获。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对于我们坚定信心、明确目标,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实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水利各项工作,我的理解,主要是:
第一,十七大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
第三,十七大提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和任务,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第四,十七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我们适应这个总体布局的要求,明确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水利工作水平。
第五,十七大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任务,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下面,结合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主要针对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需要增强的三种能力谈些认识。
第一个能力,就是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和概括,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近年来,水利系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中央水利工作方针,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治水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水利事业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最近,陈雷部长在几次会议上,对水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做了全面的部署,我们要按照陈部长的讲话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能力,更加自觉地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变成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各个领域,贯穿于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全过程。
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切实提高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自觉性。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主动性。
其次,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统一起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情况和问题差异较大;各司局职能、各单位工作任务不同,工作性质千差万别。因此,评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成功与否的标准,只能看事业是否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工作是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面对丰富多彩的治水实践,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勇于探索,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新发展。
第二种能力,就是切实增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依法行政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根本准则。建立和完善水法规体系是我们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推进水利发展也必须有坚强的法制保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增强利用法律手段促进发展、提高管理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法治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更加注重法治的针对性。要针对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将实践中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政策、法规。当前,要重视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设。除部机关,各流域机构、事业单位都要注重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实现水利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是要更加注重法制建设的系统性。要按照水法规体系等总体规划的要求,继续推进《水法》和其他法律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注意法规之间的协调。
三是要更加注重法治的严肃性。 要严格执行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并有效地管理各种水事活动。同时要约束执法者本身,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
四是要更加注重政策法规工作的超前性。要围绕影响水利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早作安排,超前研究,及时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建议。
第三种能力,就是要增强带好队伍、鼓舞精神的能力。
实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完成水利的各项任务,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需要水利系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在抓班子、带队伍、凝聚人心、鼓足干劲上多下些工夫,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为水利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动力支持。
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要按照十七大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抓住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二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同时,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善于并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要大力实施水利人才战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营造水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不断提高水利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加强水文化建设。各单位,尤其是新闻宣传、出版等单位,要通过宣传和弘扬优秀的水文化,引导水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水的文化功能,注重并加强治水中的文化建设,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使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