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部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班上的讲话
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矫勇
(2007年11月14日)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尤其是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部党组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高度重视。先后召开水利部党组会议,水利部党员干部大会及离退休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并对学习贯彻作了总体部署。这次又集中3天时间举办学习班,组织部直属系统领导干部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十七大精神。遗憾的是前两天我因去郑州参加了全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没有能够和大家全过程一起学习。但是我从网上及时收看了党组中心组学习的情况,认真学习了陈雷部长在开班上的动员讲话,确实感到这次学习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对于全面领会和吃透十七大文件精神,认真梳理下一步水利工作的思路,找准方向,明确我们的任务和重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分管的工作,谈三点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要从十七大报告完整的体系中,准确把握工作的定位。通过学习,感到十七大报告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一个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是对我党29年改革开放全部过程的系统总结、高度概括、全面升华,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结晶。而如何把这个旗帜高高举起,如何沿着这条道路永远的走下去,如何把这个理论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宗明义,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党,十七大报告第三部分讲得非常清楚。对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讲了三大方面。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是目标;二是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今后的艰巨任务;三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事业的坚强保障。
从水利工作来讲,尤其是要在规划建设方面做好工作,就要从这个完整体系中准确把握我们工作的定位,吃透吃准十七大报告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我理解有四点。一是我们的工作要真正服务于改善民生大计,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水的需求,一个是量的要求,另一个就是质的要求。尤其对农村,要通过水利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真正服务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核心的问题一方面提供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流域的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是要真正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核心的问题是安全的问题。包括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产安全,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四是要真正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管理好我们的河流和水资源,促进河流健康和生态修复,为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做出贡献,使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十七大报告的完整体系中准确把握我们工作的定位和重点,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第二个体会是结合水利实际学习十七大精神,要做到"三个吃透"。一要吃透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我想举个例子,大家如果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时候,同时反过来看十六大报告,就会发现两个报告,水利都是写在经济发展这部分内容中,但具体的位置不一样。十六大报告写在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篇幅,主要强调要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十七大报告中,水利是放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第四部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强调要保护好、管理好水资源。
这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两个报告强调水利工作的内容不一样?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新时期新阶段的特征时,都把发展中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作为重点加以论述。这就要求水利工作也要承担起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通过保护好、管理好水资源来促进这种转变。这里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命题,水利工程建设总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比如98大水之后主要是大江大河治理,2000年以后重点是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及大型泵站改造等。当水利基础设施系统更加完善时,我们的工程建设任务就会相对轻得多。但是改善民生和环境资源问题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社会发展阶段都有改善民生问题,发达国家也有改善民生问题,只是发展阶段不同,改善民生的内容会一样。任何发展阶段都会面临资源和环境问题,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而且,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局限资源和环境问题本身,更涉及到改善民生。如何保护好河流,保护好水资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水,优良的生活和生态环境,这也是改善民生。所以学习十七大报告,必须吃透其中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十七大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科学地开展工作。
二是要吃透水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搞水利,尤其搞规划、搞建设的同志,主要是和江河打交道,而和江河打交道的过程中又始终带有一个很强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人类社会。自然和社会两大系统交汇在一起,必然产生许多矛盾,因此一定要吃透水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发展过程既能造福于人类社会,又能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尤其在全球气侯变暖新的形势下,会对水利工作带来许多新课题。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对洪水规律的影响,对水资源状况的影响,对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水利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影响等,都要认真研究。很多现在可能是细小的问题,将来可能会引发一些重大问题。所以要吃透客观规律,做规划的同志对一些变化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比如说应对今年太湖的蓝藻问题,部党组高度重视,陈雷部长亲自抓,关键在于这不仅是一个水污染事件,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健康安全,涉及到政府信誉和社会稳定。所以,搞水利规划和建设的人,必须善于探索客观规律,善于发现问题,能够从小见大,发现规律性东西。
三是要吃透水利行业自身的能力。水利行业自身能力有硬系统,也有软系统。硬系统主要指水利基础设施;软系统主要指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划体系、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等。吃透自身能力就是要了解水利能否满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能否满足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用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的需求。只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水利系统存在的问题,知道哪些是薄弱环节,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才能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第三个体会是要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的位置。学习十七大报告,应突出强调加强理论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每一个方面的表述可能文字很短,但都非常准确。因此要学好十七大精神,首先需要加强理论功底。重点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和我分管的同志们,一起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同时,工作中要满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一定要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宽的知识领域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对直接和江河打交道的水利规划和建设管理领域的同志尤其重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科学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尤其做规划计划和建设管理的同志,一定要讲学习、讲科学、讲民主、讲协作、讲效率,把本职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