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保安发言,他交流发言的题目是《深入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精神文明水平》。
深入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
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精神文明水平
陕西省水利厅
近年来,在水利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全省水利行业开展了以“创佳评差”竞赛为主要载体的创建活动,有力提升了行业精神文明水平,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为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全省水利建设步入快车道,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省水利厅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机关称号,连续四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厅局”,全省水利系统先后有一批单位荣获国家级和部、省文明单位、最佳单位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奠定“创佳评差”活动的思想基础
“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在“窗口”行业和单位中组织开展的一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围绕加快水利发展第一要务,我们结合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趋势和陕西水利发展的新特点,以深化认识为先导,加强宣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在全省水利行业形成了以“创佳评差”竞赛促进行业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推动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统一认识。
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同时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加强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从人的意识形态入手,坚持正确导向、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树立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郁氛围,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群策群力推进事业发展,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形势对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旨在弘扬正气、树立新风,重点是加强诚信建设、完善社会管理、规范公共服务,这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一脉相承。我们要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规范行业管理行为,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整体推动水利精神文明迈上新台阶。
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动力源泉。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对我们陕西这样一个水资源紧缺、局部暴雨洪灾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来讲,加快水利建设与发展,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有助于推进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作风大转变,按照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可持续发展思路,结合我省省情和水情,创新完善治水思路,加快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不断增强水利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功能。
基于以上认识,水利厅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并报请省文明委同意,从2003年开始,把水利行业纳入全省“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范围。全省水利系统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各级各单位精心组织、扎实部署,广大干部职工热情高涨、踊跃参与,全面掀起了创建活动热潮。“创佳评差”已经成为陕西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品牌,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推动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有力促进了全省水利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二、精心组织,促进“创佳评差”活动有序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创评活动中,我们按照省文明委的要求,以“发展水利、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行业诚信建设为重点,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行业新风、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为目标,结合水利行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全省水利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规划,并把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摆在与水利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分解细化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完善工作措施,与水利工作同时安排部署,同时检查考核。省、市、县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都成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健全机构,落实人员,制订规划,在全省水利行业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组织体系,为推动竞赛活动扎实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统一标准,细化创建要求。坚持“五个统一”:统一组织实施,确定了“同时启动、分期分批达标”的工作思路,要求每年抓好2—3个单位,争取利用8—10年时间,使全系统最佳单位达标率达到80%以上。统一活动内容,将创评活动的内容概括为组织领导、理论学习、业务工作、安全生产、文体娱乐等五个方面,使基层创建有目标、努力有方向,具有可操作性。统一创建标准,要求组织机构健全,有固定宣传标语、工作责任监督岗、和理论学习园地。统一硬件要求,重点对群众活动场所、学习教育条件、文化体育设施、单位环境卫生等做出明确规定。统一资料管理,要求各单位按照“严格、统一、规范、实用”的原则,如实记录创建活动全过程,并对创评活动资料进行分类管理。
三是完善考核,建立激励机制。为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根据省文明委竞赛活动实施细则,结合水利行业实际,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水利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考核、评比、表彰实施细则》,以组织领导、理论学习、作风建设、业务工作、安全稳定为主要内容,并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思想道德素质、单位管理水平、工作成效等内容纳入创评范围,每年年初由厅领导与各市水利局、厅直单位签订创评活动责任书,厅文明办对创评活动加强考核检查,半年督查通报,年底综合考评,量化打分排出次序,并对廉洁从政、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初评结果在陕西水利网站公示后,经厅党组会议研究确定水利系统年度“最佳单位”和“相对落后单位”。
为了充分调动各单位的创建积极性,我们在“创佳评差”活动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出“省厅做表率,基层单位树样板”的要求,并将创评活动纳入到目标责任制管理,与“水利振兴杯”、“爱水杯”、“优秀水利局长”等先进评选活动结合起来。对在竞赛活动中荣获年度“最佳单位”的,一次性发给干部职工一个月工资的奖金;对“相对落后单位”,提出通报批评,限期进行整改,实施跟踪督查,对整改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与此同时,把竞赛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确定“最佳单位”有效期限为一年,连续三年获得“最佳单位”称号,方可推荐申报部、省级文明单位。奖惩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各单位的紧迫感,有力推动了创评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省水利厅参加竞赛活动4年来,连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厅局”,水利系统9个单位被评为全省“最佳单位”,51个单位荣获全省水利系统“最佳单位”。
三、扩大效应,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精神文明水平
通过深入开展以“创佳评差”为主线的竞赛活动,有力提升了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是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各单位在“创佳评差”活动中,切实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围绕建设“学习型职工、学习型团队、学习型机关”的目标,年初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内容,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辅导讲座、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提高了广大水利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省水利厅党组两次被省委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了延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职业道德和水利行业精神教育,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组织市、县政府主管领导和水利部门的负责同志,分期分批举办了水利政策法规、防汛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
二是促进了水利政风行风转变。通过规范水利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全面推行灌区终端水价和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加强水费廉政建设,实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公示制度,严格水利资金管理,采取设立意见箱、网上专栏、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积极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制订措施扎实整改,促进了行业作风的明显转变。会同省纠风办和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举办了28期“秦风热线”栏目,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农村饮水、灌区水价、移民政策、渭河治理等热点问题,由厅领导会同有关单位和处室人员,在直播室与听众现场连线解答,共接受咨询和反映问题382条次,对群众提出的饮水难、浇地难等建议,逐条进行登记,责成有关单位和处室认真调查核实,提出解决方案,跟踪抓好落实,回复率达到100%,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和群众好评。
三是促进了机关建设管理规范化。以整章建制为重点,制定了陕西省水利厅工作规则,修订完善了会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10多项制度,促进了机关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财务资金管理,组建了会计核算中心,推行了财务集中报帐管理,近年来机关财务支出较前减少30%以上。推行农村饮水资金“报账制”管理,强化稽查审计,严肃查处截留、挤占、挪用水利资金等违纪行为,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下大力气改善机关面貌,加快推行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着力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加快了文明和谐机关建设步伐。
四是促进了群众性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坚持“拓宽领域、充实内容、改进方法、提高水平”的思路,结合开展“创佳评差”竞赛活动,连年组织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处(科)室、文明电站、文明自来水公司、文明抗旱服务队、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在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中开展“大禹杯”劳动竞赛,在13个大型灌区开展了“秦龙杯”夏灌竞赛,在广大青年团员中开展了“建功十一五”系列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了渭河健康生命行----保护母亲河行动,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热心开展联县扶贫送温暖活动,支持包联县改变水利、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开展职工结对子资助失学儿童上学、城乡小学生手拉手联谊等活动,发挥省水利技工学校教育阵地优势,水利厅系统自筹资金32万元,资助100名特困家庭子女掌握职业技能,协调用人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建立起扶贫先扶智的造血机能,中、省电视台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省水利厅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联县扶贫先进单位。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水利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省石头河水库管理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省水电设计院、省宝鸡峡灌溉管理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15个单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行业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升了水利行业的精神文明水平,同时有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热情,凝聚了大家的干劲和斗志,全省水利系统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防汛抗旱取得明显成效,农村饮水、灌区两改一提高、小型农建、水保生态等项目顺利推进,水资源管理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水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但与兄弟省份相比,与建设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工作肩负的重任来衡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按照水利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不断改进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凝聚合力,激发热情,努力实现在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上有新的提高,道德建设上有新的进步,作风建设上有新的转变,创评活动上有新的成效,水利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建设西部强省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