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白呼群发言


2007-05-31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白呼群发言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白呼群副局长
在“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发言

  尊敬的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卫生部向“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上海召开表示祝贺,我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将对中国和全球实现水和环境卫生千年发展目标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借此机会,我向与会各位代表介绍中国卫生部门在农村环境卫生领域所开展的相关工作。


  一、中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在中国,农村环境卫生是整个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政府从50年代开始,就制定了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基本策略。几十年实践证明,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农村改水改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和卫生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着力解决农民饮用安全卫生水、使用卫生厕所、改善卫生环境,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有效地预防控制农村的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保护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中,将水和环境卫生列入主要发展指标。中国政府积极响应,加大了水与环境卫生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的进程。200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4.95%,比2000年提高10.11百分点,2005年全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覆盖了26个省477个县,对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病区进行了全面筛查,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主要策略和措施


  中国政府按照“三位一体”模式,将农村安全饮水、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同步实施,综合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饮水监测网络保证饮水水质的卫生安全;农村改厕以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为方向,既要达到卫生、清洁、方便的要求,也要保证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达到不传播疾病、不污染环境的目的;健康教育在整个农村环境卫生策略中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激发受益群众自觉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意愿。“三位一体”策略的实施,营造了农村环境卫生和谐发展的工作环境。近几年来,随着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给予了倾斜政策,特别是中西部省份,主要是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调查,做好农村环境卫生规划。2006年,在卫生部、全国爱卫办统一部署下,各级卫生部门开展了以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农村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的653个县,通过调查将为全国和各地制定农村环境卫生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二)加快农村改厕进度。在农村建设卫生厕所,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是疾病综合防治的治本措施,也是改善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粪便作为一种资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能源制造;我们目前提倡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具备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具有收集、贮存和处理粪便的作用,农村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开发大量的有效能源。2004年4月,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农村户厕国家级强制性卫生标准,并确定推广六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也是从2004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农村改厕有了专项投入,并且逐年增加,2006年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专项经费为2.5亿人民币。各地以中央项目为契机,积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和地方改厕经费,做好健康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起专业的施工队伍,加快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对粪便无害化的管理。目前中国农村改厕工作正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这项工作自1992年开展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基本建立了中国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主要目标是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取水方式、水源污染状况及分项饮用人口数;掌握饮用水水质情况和按照饮水分级标准的各级水质的饮用人口数。从2003年开始,中国将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纳入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2005年,全国参加监测网的有26个省区的477个县(区)。中央财政从2004年开始投入资金在饮水型地氟、地砷病区开展水氟、水砷筛查,对以往的降氟砷改水工程进行水质检测,对水源性高碘地区进行了调查,经过3年的努力,基本查清了高氟、高砷和高碘水源的地区分布,进一步掌握了农村防病改水工程质量和效果。


  (四)通过卫生创建工作,带动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卫生创建工作是中国卫生工作的一大创举,全国爱卫会通过制定科学的卫生村镇标准和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村镇按照标准,以整治环境卫生,改变村容村貌,开展除害防病,培养卫生习惯为重点,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村镇,成为当地卫生工作的模范和典型。十多年来,创建卫生村镇工作在提高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加大投入以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支持和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满足了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迫切要求。


  (五)广泛深入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国家制定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通过大众新闻媒体、农村基层宣传阵地,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卫生知识,传递健康信息。使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卫生防病意识,改变不卫生的行为和习惯,了解和掌握由于环境不健康因素而引发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并逐步帮助农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三、中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成功经验


  回顾中国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历程,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作用,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各项保障机制。除了卫生部门外,参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部门还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农业、建设、水利、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许多非政府组织。中国政府成立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作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这些部门共同参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多年来,这些部门和机构作为爱卫会的成员单位,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本部门的工作职责,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还涉及到农村的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积极动员和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教育和组织广大群众,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逐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和健康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自觉性。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有关信息,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饮水不安全地区、重大传染病、寄生虫病重疫区等统筹考虑,将贫困县、农村学校等作为重点,逐步解决。在管理上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逐级抓落实,使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这项工作能够得以健康的顺利发展。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针对当前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分类提出工作目标和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现在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动员地方政府安排配套资金用于开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在东部发达地区,则鼓励创建卫生村镇,通过创建全面完善村镇的卫生设施、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增强群众的卫生文明意识。


  (四)长效管理,持续发展。要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加强长效管理,健全监管体制。目前我们的要求是将农村环境卫生与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相结合,将其纳入到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进行规划和考核。对农村改水改厕,建立定期监测巡查制度,对卫生村镇创建,不搞终身制,要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提出新标准、新要求,并定期进行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进行奖惩,以此建立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挑战与对策


  目前中国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整体上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全国还有3亿多农民没有饮用上安全卫生水,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还很低,多数农村没有污水处理系统,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没有规范地收集、清运和处理。环境卫生状况的“脏、乱、差”,造成了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缺乏投入,另一方面,中国农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还不强,有的农村陈规陋习还不少。农民中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既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又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阻碍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


  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的目标,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加大水质监测经费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健全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饮水水质监测网络体系。扩大农村饮水监测覆盖面,要在全国所有省份约25%的县市设立监测点,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饮用水水质和水性疾病现状调查以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项目卫生安全评价。逐步优化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率,以掌握农村饮水水质动态变化、饮水水质与水性疾病的状况和变化,提高农村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避免因水质不良导致对农村居民健康和生活的影响。


  (二)提高认识,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和疾病预防控制的治本措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各级爱卫会和卫生部门充分发挥协调机构的优势,发动协调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以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为出发点,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符合群众意愿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改造模式,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看到效果,把改厕工作转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卫生村镇创建为载体,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与乡村沟渠整治、水体净化和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紧密结合,整体推进。采取政府号召、基层组织、农民参与的方式,积极组织农民开展义务劳动,落实卫生清扫日制度,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积极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构筑、疏通街边沟渠,清除住宅、庭院、街路的垃圾和“白色”污染,严格治理乱倒、乱排、乱堆生活垃圾等现象。农村生活垃圾要普遍实施定点封闭式堆集,逐步做到统一收集、集中运输和卫生处理,有条件的地方要推广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在民主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建立农村居民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


  (四)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关注度和忧患意识,转变广大农村群众落后的传统观念,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活动变成群众共同的自觉行为,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获得健康。


  女士们,先生们,回顾中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既对过去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和振奋,也更加感到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到2015年使未获得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的人口减半”这一行动目标。中国愿意与全世界共同携手,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根本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为我们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水利网   5月31日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