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渠的工作人员在演示闸门智能控制系统

东风渠管理处处长何三怡向记者们介绍灌区节水情况
本站5月17日讯(记者 赵建平)现在的东风渠灌区不仅能够使灌区291.72万亩农田实现满栽满插,而且在确保城市工业、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每年还能向成都市多提供3亿立方米以上的环境用水。这一切源于东风渠灌区多年的节水实践。
东风渠灌区是都江堰灌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控灌面积达518.72万亩。从1990年至2006年,东风渠总干渠、四期干渠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共投入资金15192万元。水利工程的改造,给东风渠带来了显著的节水效果。仅就东风渠总干渠系统而言,扩改前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604,春灌期间尾水灌区至少要在开水后一周甚至十天以上才能见到水;扩改后,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758,输水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开水后最多不到三天,尾水灌区就可用到水。以东风渠总干渠扩改后的年均引水量13.14亿立方米计算,每年仅干渠节水就达2.02亿立方米。
在十年前,东风渠灌区农业几乎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不仅耗水量大,而且效益低。而近十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成都市周边的温江、龙泉、锦江等区县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已经不足总面积的50%,大部分农田已调整为种植花木、水果等经济作物。环境美化了、农民增收了,灌区用水的矛盾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突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0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