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县:信息化实现节水现代科学管理


2007-05-21

 

 

 

 

                                                

本站讯(记者  君洋519,“节水中国行”采访组一行到山西省清徐县水务局观看了数字化水利管理网络系统建设,听取了山西省水利厅副巡视员贾翃骥关于清徐县节水型社会示范建设情况的介绍。

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建成什么样的节水型社会?这是新世纪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清徐县给了实践和启示。

据介绍,2002年山西省政府提出建设“节水山西”战略,2003年~2005年间,省水利厅确定以太原市清徐县为试点,组织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队伍开展了“县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旨在探索和总结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的思路、方法与技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样板和经验。项目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以供定需”的水资源管理思路,和“保证生活用水、调控工业用水、稳定农业用水、维系生态用水”的水资源配置原则,以初始水权分配为核心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微观定额管理体系、用水计量控制监测体系和节水工程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信息管理系统、配套政策法规为保障,进行了全面深入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该项目是我国首次开展的鲜鱼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和节水示范项目。

在清徐县水务局数字水利信息总站,我看到清徐县为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对信息采集、储存、分析、传输、处理的需求和适应水利信息化管理的形势,建设了数字化水利管理网络系统。数字化水利管理网络系统由一个总站(水务局)和11个子站(各乡镇)构成,并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编制年度用水计划;接受各乡镇用水单位的用水量信息,汇总全县的旬、季、年用水量,并作为历史数据进行永久性的保存;根据各乡镇用水户的用水过程、水文年份、客水动态,调节和发布分配水量的变动信息;进行全县地下水位动态监测与分析、地下水盈亏总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动态分析。

清徐县用水计量控制监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实现了对全县地下水位的适时监测,以水利现代化推进科学管理节水。一是用水计量控制体系建设。要实现用水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必须对各取水单位工程和用水户的取用水量进行计量和控制。全县共研制安装目前国内最先进的IC卡 用水计量控制器1822台,其中工业用水井370台,农业用水井1422台,农用抽水站30台,实现了对全县各种用水的全面计量和控制。二是地下水位自动检测系统建设。全县安装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装置60套,在60分钟内完成对全县地下水位的监测,实现了及时、准确对全县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其功能和目的:随时掌握全县地下水环境状态,为区域水环境的保护提供技术依据;结合区域降雨、灌溉等资料分析全县及各分区地下水的盈亏量;以监测到的年地下水盈亏量和预测的水文年制定下年度的地下水开采计划;指导地面水的配置;保护水源地。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