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东良村:葡萄滴灌扮靓新农村


2007-05-17

 

东梁村党委书记刘世武介绍葡萄滴灌工程

 

滴灌浇灌葡萄

 

葡萄园瞭望

 

滴灌蓄水池

 

葡萄园中的滴灌带

 

管道输水灌溉小麦

 

本站516(记者  君洋)“大水漫灌种植大田作物一年收入才1万多元,现在高效节水种植葡萄一年收入40多万元。”山东省招远市东良村村民刘兴亮高兴地对“节水中国行”采访报道组记者说。这就是高效节水农业给农民致富带来的显著变化,也成为招远市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刘兴亮通过承包村里300多亩土地种植美国“红提”葡萄,使他的收入较种植个户大田作物增长了近40倍,其中最重要的是采用滴灌高效节水技术,实现了节水高效增收。他说,滴灌不仅年可节水60%以上,还可增产20%左右,同时,还防止了水肥流失,减少了葡萄病虫害,生产出了绿色优质果品,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他种植的葡萄全部出口到国外。

招远市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500毫米,仅为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不仅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有效措施,也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作为农村公益性、基础性设施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农业投入高、技术性强,是农村一家一户办不成、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

招远市在发展高效节水工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新农村水利建设需求,使高效节水农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地发展。市水务局局长张志刚告诉记者,在高效节水发展过程中采取多渠道筹资方式,主要有政府财政直接投资、政府财政补助投入、村集体投入、社会投入、联户投入、个体投入等形式。其中,市财政每年投入500~1000万元补助农田水利建设。在技术上,水务部门做好统一规划,并派出水利技术深入项目村进行跟踪服务,为农村培养了一些懂技术的明白人,为高效节水工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东良村党委书记刘世武介绍,近几年,村里按照“节水、拦蓄、补源”的治水方针,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和新加坡“复发中记”合资兴建2000亩高标准葡萄滴灌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村果农发展节水灌溉,采取政府资金补助、社会投资、个人投资等方式,主要推广应用了葡萄滴灌、果树微灌、喷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工程,先后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及喷灌工程680亩,发展高标准葡萄滴灌2300亩,苹果微喷200亩,村内果园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节水灌溉面积占到全村总耕地面积的85%,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

东良村节水工程的实施,果树用水量减少240立方米,节水60%以上,果产品亩均增产20%左右,全村年增加收入18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目前,全市渠道防渗率达80%,渠道水的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以上,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