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中国行之黑龙江:技术集成创新,打造节水系统网络


2007-10-15

       

考察采访丰收乡综合节水工程

 

采访丰收乡大棚蘑菇

        本站10月14日讯(记者 徐文青)“现在俺们家用大棚养蘑菇,放水有了保障,每平方米净收入60多元,一个大棚一年能赚七八千块。”今日上午,节水中国行采访组来到庆安县丰收乡综合节水示范园,考察采访了该乡综合节水的高“武艺”。园区老周带着记者来到他的大棚里,乐呵呵地介绍道。

        据介绍,目前该示范园区采取的是集成创新,综合节水。主要包括了一个节水模式,五大技术措施。一个模式是节水控灌模式。五大技术措施是高抬大棚、两段式育苗、钵体抛秧、摆栽、道鸭共育等。通过这些措施连用,把节水技术各措施联系起来,相互演化形成了一个节水系统网络。高抬大棚为早放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两段式育苗为控灌育壮秧创造了条件,也赢得了积温;摆栽则是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稻鸭共育则使水稻得到综合利用,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丰收乡丰年村村民张志双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家有22亩水田,今年6月份秧苗长成时,他第一次尝试了稻鸭共育。“俺家一供养了300只鸭子,平均一只5斤左右,按每斤5块来算,几个月的时间我便可多赚七八千块钱。”张志双说,不仅如此,稻田里养鸭子,因为不用施肥、打农药,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产出的大米也是有机米,平均价格要比市面上价格每市斤高出好几毛钱,可谓一举多得。
        “农民自己家的规模相对小,一些节水措施不仅难于推广,而且成本也高。”丰收乡副乡长李文江说,而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真正创出了一条农业生产集约型经营的新路子,为该乡带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每亩粮食增产25公斤以上,亩节约成本20多元,综合利用亩增效15元以上。

作者: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