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黄羊滩节水灌溉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
2007-05-30
|
黄羊滩农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西部,属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倾斜平原,现有土地面积10万亩,耕地面积6万亩,农业人口5056人。黄羊滩农场气候干燥,历史年均降雨量185毫米。其主要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表层土质较轻,多为沙壤土,原灌溉为高程48米的四级扬水,水电费用很高,节水灌溉成为黄羊滩农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近几年工作的重点。
黄羊滩农场的优势是农场土地面积较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集约化程度高,有推广大型喷灌机的条件。从2001年开始,在各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大力支持下,农场投资 2790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870亩。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拨款 1780万元,农场自筹1010万元。购置大型指针式喷灌机32台,发展喷灌面积16750亩;建设管道灌溉面积2220亩,滴灌面积3600亩、半固定式喷灌1300亩。
2004年,黄羊滩农场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节水灌溉示范区;2005年,其又定为自治区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首先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00年以前,全场农业黄河灌溉用水最高年份为5400万立方米,而到2006年底全年用水量仅为1500万立方米。实施节水灌溉项目以来,农场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改观,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职工尝到了节水灌溉的甜头,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职工提高了收入,干部群众和谐友好,社会稳定,农场经济实力到了增强,职工收入稳步提高。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无论从节水、省工、省肥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效果。据测定,黄羊滩农场节水灌溉较引黄河水灌溉节水达70%以上,每亩省劳动力1人、省肥20%、节约水费57.04元、增产15%、增收258元。
节水技术的应用对农场调整产业结构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6年,黄羊滩农场种植制种玉米1.6万亩,红枣0.3万亩,中药材金银花0.2万亩,葡萄种植9000亩,牧草0.5万亩,建设农田林网2000亩。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随着节水示范区的扩大,黄羊滩农场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步达到合理化布局。
农七队是黄羊滩农场最早实行节水灌溉的农业队,全队耕地面积4350亩,到2004年已全部实行节水灌溉,不再利用黄河水灌溉。并且,2004年当年种植制种玉米3330亩,经济林630亩,其它经济作物390亩,全队已不再种植一亩粮食。因为农七队属于引黄三级灌区,亩用水量1200立方米,而且灌溉相当困难,实施节水灌溉以后亩用水量降至500立方米,每亩水费也由110元降至70元。农七队职工种植制种玉米职均收入上万元。
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立,不仅加快了农业节水灌溉的推行,而且为黄羊滩农场带来了结构上的调整和经济上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场和农村纷纷效仿,在全国范围都产生了较大反响。
来源:新华网 2007年5月22日
|
|
作者:素英 |
SRC-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