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试点灌区水利用率提高15%以上


2007-05-30

    陕西省泾阳县封干村的庄稼地里,麦穗已经粒粒饱满。麦田边,每隔一段就有一条U形农渠直达地里。村民封双成告诉记者:“自打末级渠改造后,原来灌一亩地要80分钟,现在25分钟就行了,用水量比原来减少许多,每亩地能省三四元钱。”


  陕西省水利厅介绍,该省实施的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共涉及泾惠渠,东雷一、二期抽黄,冯家山水库和石门水库灌区,总投资105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5.46万亩。项目区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15%以上,农民的水费负担减少15%以上。

  灌区斗渠以下末级渠系是水利骨干工程输水到田间的桥梁和纽带,对灌区抗旱减灾、农业增收、节约水资源、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陕西省灌区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提高斗渠、农渠的防渗衬砌率,完善量水设施,保证末级渠系输水安全,大大减少输水损失。长期以来,陕西省水利厅一直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的管理模式。

  目前,陕西省大型灌区共组建农民用水协会338个,涵盖灌溉面积2613万亩,惠及农户38.4万户,农民自主管理支渠、斗渠2071条。

    来源:人民日报     2007年5月20日


作者:顾仲阳 吕苑鹃
SRC-102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管信箱:webmaster@chinawater.com.cn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