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水农业让山东招远增收八千万 |
|
2007-05-30
|
在山东胶东半岛西北部的招远市,农田中随处可见天蓝色输水管道、用石头砌的收集金矿尾矿废水的蓄水池,让人感受着浓浓的农业节水氛围。该市目前已经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8万亩,占全市总灌溉面积的80%,年可节水6000万立方米,可增加经济收入8000多万元。他们先后被授予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市。记者在这里采访发现,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殊荣,关键是他们在农业节水过程中开源节流,注重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蚕庄镇山后付家村了解到,在水源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利用万深河村内河段修渠道、建蓄水池,可收集雨水、金矿废水、生活废水8000立方米,扩大浇灌面积260亩。“你别看现在蓄的水已经少得可怜,可今年春播多亏了它!”招远水务局张局长对记者说,开源必须考虑保护水资源,不能只想打井。在节流方面同样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味追求“高科技”。拿大田管灌节水工程来说,它投资少、见效快,群众易接受,易于管理,发展起来有生命力。近年来,我们就把发展管灌工程作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来抓,每年发展管灌面积2万亩以上。目前全市井灌区已基本实现了管灌化。在山丘区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我们研究推广了自压管道灌溉和自压喷灌技术,因为它既节水又省电,可变劣势为优势。玲珑镇投资900多万元在罗山水库灌区兴建了双万亩自压管灌微灌工程,使灌区面积扩大一倍,一库水顶两库水用,年增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
另外,招远发展农业节水注重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政策的连贯性上,节水方略一旦科学规划后,就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目前,全市现有各类水利工程干支渠道总长2125公里,近几年每年坚持高标准浆砌渠道30多公里,目前共完成渠道防渗1300公里,经防渗处理的渠道,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年可节约用水2500万方。
为发展规模节水效益和质量,更有效地统筹兼顾保护水资源,招远水利还运用投入补助做引导,兴建水利工程。他们规定,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干渠防渗达到标准的,每公里分别补助12万元和10万元;固定式喷灌工程3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大田管灌成方连片3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元;微喷及滴灌工程3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300元。另外全市每年都开展“兴水杯”竞赛活动,对荣获“兴水杯”的乡镇,除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外,还设立奖励基金,实行以奖代补。
来源:农民日报 2007年5月21日
|
|
作者:毛小瑞 |
SRC-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