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农民深入交流

节水改造支渠护卫着麦田丰收
本站讯(记者 贾君洋)5月23日,“节水中国行”采访组一行来到江苏省扬州高邮市采访高邮灌区三支渠周庄村段节水改造情况。
“用水方便了,水费减少了,过去靠天收变成如今的旱涝保收。”周庄村村民赵方兴高兴地说。他家因灌区三支渠节水改造,用水有保障,过去亩产低且不稳的500多斤的稻田,如今变成稳产高产田,通过小麦套种水稻,亩产小麦800多斤、水稻1000多斤。
据了解,三支渠原为土渠,杂草丛生,淤积严重,近30年不能灌溉,守在渠旁的周庄村却用不上灌区的水,只能到里下河通过两级提水灌溉,灌溉成本高,灌溉周期长,耗费人工多。自从2002年实施支渠节水改造以来,水位提高1米多,全部变成自流灌区,建成省级高标准节水示范区850亩,年省水费开支4.8万元,减少灌溉用工120个,极大地方便了劳动力外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