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卫市香山乡一望无际的西瓜地

西瓜地边的“环香山硒砂瓜科技示范基地”的标示牌

硒砂瓜补灌工程中修建的蓄水池

农民正在西瓜地里施肥
本站5月22日讯(记者 赵建平)在宁夏中卫市,香山乡是有名的硒砂西瓜之乡。新水村硒砂瓜种植大户杨俊去年种瓜540亩、产量43.2万公斤、收入达21万多元,和杨俊一样,种植区农民硒砂瓜收入占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85%以上,因此当地老百姓说,压砂瓜产业是一项“拔穷根”的工程、是一项“造血”的工程、是一条生存之路、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为了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探索出了压砂地种植硒砂瓜这一节水保墒旱作种植模式,并逐步扩大规模,效益明显,成为山区群众摆脱贫困、治穷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了解决种植区的灌溉问题,中卫市硒砂瓜补灌工程于2005年冬开始实施,截至现在,已完成了两期13处工程,共新建渠道14.1km,解决补灌面积41万亩,占全市压砂地面积的57%。 硒砂瓜补灌工程设计灌水方式为穴灌,灌溉定额5.52 立方米每亩,亩灌水3次。2006年,为了研究在水源保证的条件下,硒砂瓜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和灌溉定额,项目区还建成了喷灌、滴灌试验示范区,进一步推进硒砂瓜种植区的节水灌溉。 补灌工程使硒砂瓜每亩产量达到1500公斤,其中灌溉保产效益每亩600公斤,年均保产硒砂瓜24.6万吨,产值1.48亿元,人均增收1018元。
|